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7篇 |
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大气科学 | 75篇 |
地球物理 | 11篇 |
地质学 | 647篇 |
海洋学 | 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0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0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晶体石英具有较强的测年潜力,其成因判别是年代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黔北、黔东地区3个碳酸盐岩风化壳剖面中的晶体石英和圆状石英进行了研究,拟通过晶体石英的δ18O值探讨其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晶体石英的δ18O值在17.3‰~22.7‰范围内,平均为19.8‰,与火成岩、变质岩及热水(液)沉积中高温成因石英δ18O值明显不同;与砂岩中的碎屑石英、现代海滨砂中的石英以及风成沉积物中的石英等混合来源石英的δ18O值也有差异;尽管黔东大兴剖面中晶体石英和圆状石英的δ18O值相近,但它们的硅氧同位素相关关系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因;晶体石英的δ18O值分布在低温成因石英δ18O值范围内,这与其中未见两相包裹体的现象一致。结合实际资料和已有认识,推断晶体石英是包气带地表温度(15~25℃)条件下缓慢生长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两阶段模式密切相关:酸不溶物风化形成的含硅流体向下淋滤至风化壳底部后被圈闭在已形成的孔隙、空洞中,由于蒸发作用达到过饱和而缓慢结晶形成晶体石英。 相似文献
2.
2006-06-13贵州省望谟县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观测资料、FY-2C的红外云图TBB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的实时监测资料,对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贵州省望谟县的突发大暴雨天气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演变、雷达回波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结果表明,望谟县的短时强降水是受河套冷空气快速南下影响而致使贵州中部的辐合线南压锋生诱发β中尺度云团的生成与强烈发展所引起的。强降水区域与低层辐合带直接相关;对流层低层有能量锋出现,锋前积聚较强的潜在湿有效位能,在斜压扰动下,激发了倾斜垂直涡度的发展,导致大气层结对流性不稳定强烈发展,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得以发展和维持;雷达回波图反映了典型的中尺度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3.
黄家湾矿是贵州遵义地区寒武系底部新发现的黑色页岩镍钼多金属元素矿床。根据形态硫测试结果,文章分析了黄家湾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剖面和矿石中不同形态硫(硫酸盐硫、黄铁矿硫、有机硫)的特征,推测镍、钼金属富集层处还原性硫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6.
7.
8.
从建立地质遗迹系统网络与地质公园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建设好已批准的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并重不断提升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加强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及时转化与应用、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与生态管护协同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贵州地质遗迹资源有效供给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