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跑道池生物反应器照比表面积小、产率低、耗水量大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薄层自流式生物反应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建立该新型反应器的微藻培养系统,并与跑道池生物反应器进行微藻培养中试对比评价试验;建造一套薄层自流式反应器的微藻大规模培养系统,并以同株栅藻(Scenedesmus sp.)为培养藻种,进行4批次的培养试验,评价该反应器的微藻培养效果。【结果】所设计薄层自流式反应器径减小,照比表面积,藻液混合程度提高;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薄层自流式反应器中栅藻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同期跑道池生物反应器,生物质浓度显著高于跑道池反应器,单位面积产率(每天单位占地面积的产量)升高13%,薄层式反应器的耗水量约低于跑道池反应器6倍。大规模培养试验表明,薄层自流式反应器的微藻生物质产率明显高于跑道池反应器,微藻生物质产率单日高达0.86 g·L-1·d-1,占地面积产率达43.5 g·m-2·d-1,最终生物质浓度达2.31 g·L-1,远高于跑道池生物反应器最高生物质质量浓度(约0.01~0.6 g·L-1)。【结论】薄层自流式生物反应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跑道池生物反应器的缺点,收获微藻的生物质产率和浓度高。  相似文献   
2.
霍娟 《大气科学》2018,42(5):1013-1022
本文运用CloudSat卫星上搭载的雷达探测数据和AQUA卫星搭载的辐射谱仪探测数据,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地理位置位于(15°~45°N,145°~165°E)区域内(远海)发生的云场数据开展分析,研究云的物理结构特征与其谱辐射特性的相互关系。不同谱波段对云物理结构变化的响应情况各有不同,首先从MODIS谱仪22个云相关谱波段中分析并选择出与云物理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的谱组合(包含13个波段),而后开展了这些谱波段的云辐射特性与云物理结构特征的相互变化关系研究。统计分析表明,在外部大气、地表条件以及太阳入射辐射变化不大情况下,云的结构变化与其谱辐射变化之间总体存在单调相关关系,物理结构变化不大的云廓线之间其谱辐射的变化也小,反之也成立,即谱辐射变化小的云廓线之间物理结构变化也小。从而,对于某些内部物理结构特征未知的云,利用与其谱辐射特性相近的云结构数据可实现自身垂直结构信息的重建。基于谱辐射相近则云物理结构很可能相近的特点,本文对未知云场的物理结构重建开展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谱相近原则匹配物理结构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云物理结构的构建,为利用被动遥感数据推测云物理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富含岩藻黄素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物质。【方法】采用470 L室内管道生物反应器系统,研究自养培养下源、调策略、补料培养操作条件对于细胞生长、生物量浓度和岩藻黄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在采用LED灯、梯度提升照度及重复补料半连续培养模式下,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岩藻黄素产率最高分别可达3.16×107mL-1、1.64 g/L和1.90 mg/(L·d),分别是日灯为源条件下的2.77倍、3.09倍和2.38倍(P<0.01)。【结论】在管道生物反应器中获得的自养培养条件,可强化三角褐指藻生物量和岩藻黄素积累,为三角褐指藻积累岩藻黄素的室内可控规模化技术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利用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2017-2018年春夏季观测数据首次分析了电离层日间150~450km电子温度的地方时与高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电子密度的相关性.发现hmF2及以上的电子温度在日出日落时具有两个峰值,在11∶00-16∶00LT之间变化较小,高度越高午后上升的时间越早;从150km开始迅速增加,在约220km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降低,在约300~350km达到最小值,最后单调上升;200km以下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成正相关(主要由热传导控制),200~450km之间存在明显的反相关(电离过程占主导),电子-离子温度差与电子密度对数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电子温度逐日变化与电离因子的变化趋势相似,这种相关性在中午与午后更明显;以上结果与其他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和电离层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别,需要结合更多数据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沿岸的古绿洲与人类活动遗迹丰富,伴随着河流的变迁,遗址印记了古代文明的消失,河道成为孕育绿洲的证据。在浩瀚的沙漠中,古代文明与古绿洲属于依附关系。以圆沙古城为代表的圆沙古三角洲绿洲是孕育沙漠文明的典型。采自圆沙古城北侧深度约11 m的沉积剖面(KYN22),测年和沉积学分析结果所示,剖面记录了13.8~2.3 ka时间段内圆沙古三角洲的环境变化:克里雅河全新世大部分时间活动于圆沙一带,早期大致经历了由风沙环境向河流环境的转变过程,13.8 ka至9.0~10.0 ka河流与风沙环境均有出现,中期以来至2.3 ka河流环境稳定。KYN22剖面所示克里雅河在圆沙的活动或为全新世气候变暖的结果。研究工作可为全新世克里雅河与塔里木盆地南缘环境演变研究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7.
提出了一种基于Harris-Sift特征点引导LK流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算法首先检测图像的HarrisSift特征点,利用双向互匹配的最邻近搜索算法进行粗匹配;然后利用Ransac算法鲁棒估计两视图单应矩阵,利用单应矩阵引导LK流法寻找局部最优匹配点,以获取更多更精确的匹配点;最后利用极线约束剔除外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降低外点概率的同时有效提高匹配点的数量,并能节省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8.
从宽带脉冲泵浦谱及滤片的滤特性参数出发,分析了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产生纠缠源的系统中各类滤片对剩余脉冲泵浦的滤除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组合不同类型的滤片可以有效地滤除剩余脉冲泵浦,并从实验上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该研究为脉冲泵浦条件下SPDC过程产生的纠缠源的有效测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研究中,在其奔戈- 村戈段开挖了两个探槽LT1301和SLT1204。在对两个探槽上所揭示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所获得的10个OSL年代样品和13个14C年代样品的测试年龄,对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代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2个探槽共揭示出至少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小规模的探槽LT1301仅揭示出1次古地震,可能为发生于公元1729年的历史地震,或是可能发生于距现在950a~1. 0ka之间的一次大地震,由于关键部位年代数据不足,上述两种可能性尚无法明确。较大的探槽SLT1204揭示出包含有探槽LT1301中古地震事件在内的古地震4次,最早的古地震事件I发生于9. 9ka之前,而事件II、III和IV则发生在公元1729年~4. 8kaBP之间,复发间隔为约1. 6ka。川西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的大地震复发具有非线性特征,不符合特征地震模式,其中全新世晚期的大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大,表明它正处于丛集活动阶段。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是研究古海岸沉积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选取长江三角洲平原一支长岩芯钻孔上部55 m层位的沉积物进行(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研究。根据沉积物粒度特性,在实验前处理过程中,提取100~200 μm或63~100 μm粗颗粒石英矿物进行OSL测年。测年样品的预热坪与剂量恢复实验表明选择180℃作为预热条件较为合适,石英OSL信号衰退曲线以快组分为主。条件实验结果、等效剂量分布以及各测片的循环比、热转移等方法学层面的实验结果表明,OSL测年技术对该孔的沉积物测年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通过年代—深度关系模型,建立该段地层中全新世以来的年龄框架。依据该孔的年代地层序列并结合前人工作,探讨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