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为研究缅甸翡翠中的哪些部位适合做烧红处理以及该部位能被烧红的原因,采用加热实验、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方法对缅甸翡翠样品的原生部位、雾部位的加热前、后的特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翡翠中的蓝雾部位及黄雾部位适合做烧红处理,原生部位不适合烧红处理,蓝雾部位可以被烧成黄色及红色,黄雾部位可以被烧成红色。雾部位适合用来做烧红处理的原因在于,在低温的加热条件下,蓝雾部位中的大量的Fe2+发生价态变化,实现由绿泥石向针铁矿的转变所导致,该过程由表及里逐步进行。原生部位的主要矿物硬玉需被加热更高的温度,在破坏其晶格的情况下,才可以呈现出红色,且该红色不具有褐色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区内高岭土矿形成机理及蚀变矿化组分特点,总结了有效的找矿标志。将区内高岭土分为硬质地开石、蚀变高岭土和沙质高岭土。通过可选性试验,软质高岭土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精矿,质量符合造纸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田黄宝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名贵的田黄宝石,经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及电子显微镜等研究,证实为一种罕见的珍珠石。田黄按宝石状态划分为三种:1.田黄冻,矿物成分主要为珍珠石,有时可见到一点伊利石。2.田黄石,是珍珠石与地开石成不同比例的混合物。3.银裹金,是纯白色半透明的地开石包裹着金黄色的冻状珍珠石。 这种宝石极为罕见难得,仅在我国寿山的坂田砾石层中偶然发现。文中探讨了寻找原生田黄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伊海生  宋天锐 《沉积学报》1988,6(4):130-136
徐州煤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地层底部粗粒石英砂岩中,发现了晶体沿a轴方向延伸的假六方板条状粘土矿物。扫描电镜观察到清晰的单体形态轮廓,片体长一般约25μm,最长达40μm,宽约4μm,长宽比为6∶1-10∶1板条状片体面对面叠置成“书册”状集合体,聚集在砂岩孔隙中。薄片光性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为地开石。这种特殊形度的地开石是从孔隙沉淀中直接沉淀的。缓慢地结晶速度是地开石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金星宇 《地球》2015,(4):90-93
一方小小的印章,雕刻出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脉络,从高高在上的王宫贵胄,到身穿布衣的文人墨客,从庄严的圣旨,到写意的书画,印章总能在不同的人群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载体。就这样,印章凭借其强烈的政治表征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被各个阶层的人士所收藏、使用,时至今日,印章的神奇依旧在延续着。随着我国印章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印章的材质选择也越发挑剔,除了传统的金属、玉质印章以外,质地细腻、色彩艳丽、柔而易攻的石质印章渐渐成为了主流。在印章石中,以福建的寿山石、浙江昌鸡血石和青田石以及内蒙古的巴林石为最,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章石。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长白县马鹿沟高岭石的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资源的储量进行了估算,并探讨了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7.
覃朝科  李艺 《矿产与地质》1995,9(4):326-336
地开石是高岭石亚族矿物,具有许多优良的物化性能,经深加工可生产出新型的优质铜版纸涂布涂料。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浙江某地开石矿生产铜版纸用涂料的工艺及其应用的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8.
地开石是高岭石亚族矿物,具有许多优良的物化性能,经深加工可生产出新型的优质铜版纸涂布涂料.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浙江某地开石矿生产铜版纸用涂料的工艺及其应用的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赋存于上侏罗系蚀变凝灰岩型地开石矿床中的磷铝锶石矿物。它的含量不到3%。通过氢氟酸溶蚀,富集了磷铝锶石。用XRD和IR研究了磷铝锶石的矿物学特征,并获得了良好IR图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利用EPR研究了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粘土岩中的粗晶(1~2mm)。与粉末状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高岭石混合样的Fe~(3+)EPR谱对比证明,这些粗晶是一种地开石-高岭石(D-K)的非规则混层矿物,其单晶的EPR表明,Fe~(3+)离子有两种位置:低对称位置,引起弱各向异性的Ⅰ线,λ~0.30;高对称位置,给出强各向异性的E线,λ~0.24。这对历来认为高岭石的Fe~(3+)谱中Ⅰ线为各向同性的看法是一个有益的修正。Ⅰ呈双线(Ⅰ_1及Ⅰ_2)是鉴定这种粗晶属于D-K混层矿物的一个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