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孢粉组合分析, 结合河湖相地层岩性特征和古地磁及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年龄测定结果, 探讨了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气候变迁与札达古湖泊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 札达盆地古湖泊演化可划分为早(湖泊形成期)、中(稳定发展期)、晚(湖泊消亡期)三期.早期(距今5.41~4.40 Ma), 札达盆地为温凉而干旱的疏林草原植被气候, 随后转变为温暖稍湿的森林草原植被气候, 最后转变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 这一时期古湖开始形成; 中期(距今4.40~2.57 Ma), 古气候进入寒温期, 古植被表现为先由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向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过渡, 再由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交替出现的过程, 古湖泊进入发育期; 晚期(距今2.57~1.36 Ma), 湖区古气候环境进入寒冷期, 古植被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向低矮灌木→干冷草原的变化, 古湖泊进入消亡阶段.古湖泊演化与古植被、古气候演变有很好的相关性, 高原隆升控制了古气候环境的变化, 进而影响湖泊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关中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土壤与气候变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赵景波 《地理科学》2003,23(5):554-559
资料表明,关中地区全新世大暖期土壤中的CaCO3受到了明显淋溶,部分土壤的CaCO3淀积层脱离了粘化层,发育了淋溶性土壤所特有的风化淋滤母质层;该层土壤发生了明显的化学粘化作用,并有Fe2O3和 Al2O3形成以及亚热带土壤所具有的淀积型红色光性粘土胶膜发育;粘土胶膜含量明显大于淋溶褐土而与黄棕壤接近。由此得出,全新世中期成壤作用比现今显著强,土壤应为发育弱的黄棕壤,当时气候比今明显暖湿;在全新世中期,来自东南的夏季降水气团能够较频繁地到达该区,秦岭已失去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其南北两侧均为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3.
福建海坛岛青峰老红砂剖面以棕红色砂层和黄橙色砂层的交替旋回变化为显著特征。通过野外考察、采样和测定分析,对青峰老红砂剖面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青峰剖面棕红色砂层以细砂为主,黄橙色砂层以中砂为主,细砂-中砂在剖面上呈现明显的交替旋回变化;(2)棕红色砂层和黄橙色砂层的粒度频率曲线均以单峰加一细尾为主,含有一定量的粉砂、黏土;概率累积曲线以滚-跳-悬三段式为主,但两种砂层在组分含量、斜率等方面存在差异;(3)粒度参数呈现明显的波动旋回变化,可能指示沉积时期区域风力、搬运动力、化学风化强度方面发生了周期性变化,即棕红色砂层显示了暖湿气候条件下的红壤化过程,黄橙色砂层则显示凉干气候条件下的黄壤化过程。因此,青峰老红砂旋回沉积表明第四纪晚期以来,福建东部沿海的古气候古土壤可能经历了南亚热带(赤红壤)和暖温带(黄壤)的交替变迁。  相似文献   
4.
秦岭太白山古冰川发育与黄土高原气候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古冰川遗迹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太白山雪线变化和冰川发育过程,将其与黄土高原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模式对比,阐明了太白山雪线变化和冰川发育的时代和时间序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了地质时代滇池的形成,人类历史时期滇池及周围的环境演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生产活动,文物古迹的分布和气候,动植物的变迁,提出保护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处理好了,是可以和谐共进的。  相似文献   
7.
巴巴多斯和新几内亚的海平面变化表明:在过去的15000a中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冰川融水流.同其它环境变化(如北大西洋深水环流)相比,这两次融水流形成的时间显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从未次冰期到问冰期的气候变迁及新仙女木事件.  相似文献   
8.
地球轨道根数变化与第四纪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根 《天文学进展》2001,19(4):445-456
介绍了米兰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和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冰期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的冰体积具有近10万yr的变化周期,并伴有近4万yr和2万yr的变化周期,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轨道根数变化导致的气候变迁所致;不同的地球物理资料中均存在上述类似的变化周期,表明气候变迁所导致的变化是全球性效应,证实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是基本正确的;对天文气候学理论作了简要介绍,指出了米兰柯维奇天文气候学理论的可能不足,对引起最近百万yr以来的近10万yr气候变化周期的可能天文机制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环境磁学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环境磁学是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边缘学科。它主要应用岩石和矿磁学研究磁性颗粒的搬运、沉积以及转化受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近年来,环境磁学已提供了大量有关全球变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重要资料,其研究范畴迅速扩展,已成为当今地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对周口店地区四个哺乳动物群的分析,讨论了该区早更新世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第18地点显示了约1.90MaB.P.的干凉气候和森林—草原植被。第12地点指示了1.70MaB.P.的湿热气候和茂密森林生态环境。东洞则记录了1.20MaB.P.的干冷气候和草原景观。到第9地点时(约1.00~0.90MaB.P.),气候炎热,森林和草原植被同时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