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426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惰质组成因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探究富惰质组的古沉积环境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胡家河4号为研究对象,运用有机化学抽提、族组分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分析了富惰质组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胡家河4号的有机质丰度高,饱芳比较低;正构烷烃呈单峰型分布,中-高碳数占优势,具有轻微的奇碳优势;姥植比(4.67)较高,姥鲛烷丰度高;萜烷中藿烷具有明显优势,Ts/(Ts+Tm)值为0~0.133;规则甾烷中C_(29)C_(28)C_(27),呈反"L"型;芳烃中以萘、菲系、氧芴系列为主;1,2,5-三甲基萘含量较高,惹烯具有明显优势,二苯并呋喃含量高于芴;多环芳烃中苝的优势明显。以上特征表明,胡家河4号的有机质处于低热成熟阶段,其母质来源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并有少量低等水生生物混入,形成于弱还原偏氧化的干燥陆相淡水泥炭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2.
西湖凹陷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成油气凹陷。近年来,油气勘探证实平湖组系烃源岩为西湖凹陷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与陆上其他中生代成油气盆地不同,近海新生代海陆过渡相平湖组系烃源岩在母质来源、生烃条件和演化特征上都有其独特性。研究表明,平湖组和炭质泥岩具有富含树脂体、高IH指数、Ⅱ1-Ⅱ2型干酪根、广覆式分布特点;系烃源岩富含三环二萜异海松烷、四环二萜β-扁植烷和五环三萜奥利烷,指示了针叶类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多植被母质来源;有机质组成差异、"内热外冷"地温和差异的沉积沉降速率造成了和泥岩在不同构造带成烃演化具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成油气资源具有"油气并举、东气西油"的分布格局,烃源岩成烃演化表现为"早期有利生油,晚期持续生气"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对的定义似乎很明确,但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与非的界定问题,其势必影响到炭的合理划分及应用。为此从的沉积及变质演化入手,明确与炭质泥岩、天然焦、石墨等演化关系,进而从其相互间的物质成分差异、变质程度及宏观与显微特征差异加以界定,初步总结出划分及其相邻非类别的灰分、水分、变质程度、宏观和显微的差异特征,为后续和邻近非划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准东东部库兰喀孜干勘查区田钻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为基础,对区内炭资源分布特点、赋存特征和赋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主要含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层23层,西山窑组19层,平均厚度45.55m,八道湾组3层,总厚度7.30m,其中2,9,13,15,17,21,23层为可采层,结合层厚度、岩性特征和测井结果,对区内层进行了对比。同时,从剖面纵向上总结了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层的垂向分布特征、含特征,总结了二者的平面展布特征,认为西山窑组层总厚度呈中间厚、四周薄的趋势,八道湾组层仅分布在井田中部和南部,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在此基础上,从沉积学特征、构造环境和沉积环境方面,对赋规律进行了浅析,认为层发育总体受沉积环境和基底沉降等地质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宁武田北部构造特征及其对石炭-二叠系的控作用,结合野外露头、钻孔岩性、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宁武田构造区带划分、地层结构、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明确了宁武田北部主力层的控构造。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以来,宁武田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构造最为复杂,具有幕式、挤压伸展交替演化,控制了田现今的构造格局;田边界主要受NE—近NS向逆冲断裂带控制,内部由平鲁向斜、朔县向斜和宁武向斜3个赋区构成。田内发育NE—NEE、近NS向和近EW向正断层,且具有叠加改造和差异性分布的特征,平面多呈斜交、平行分布,垂向多为垒堑、顺向和反向断阶构造样式,共同控制了不同井田的层赋存稳定区。   相似文献   
6.
预测构造发育区对矿井瓦斯突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阳泉矿区新景矿3号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地质赋存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岩性不均衡力学模型,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顶板砂岩透镜体存在情况下3号层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砂岩透镜体的存在使得岩地层的应力、位移分布不均,在透镜体影响范围内呈现应力集中现象,致使该区域层发生塑性变形;岩性不均衡条件下3号层的构造发育,进而证实了新景矿3号层顶板砂岩对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构造分布范围预测难度大问题,分析了调谐效应影响下不同体结构的AVO属性特征,并利用该方法进行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某区块构造分布范围的预测。首先取典型的模型数据对原生、构造-I和构造-Ⅱ进行了AVO曲线和属性分析,发现层顶板比底板更适合做AVO属性的分析,且随着体破坏程度的增加,截距的绝对值增大,梯度的绝对值也增大;分别取5 m、7 m、10 m、12 m和15 m厚的层模型进行正演,发现层厚度变化时,虽然受到了调谐效应的影响,但仍然以体结构变化影响为主,并且AVO属性变化规律和无调谐效应影响时规律一致,即构造比原生截距绝对值更高、梯度绝对值更高,因而AVO属性能够用来进行构造的预测。将该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某工区8号层的构造分布区预测中,预测结果与井孔揭露结果一致。理论与实践证明,利用AVO属性进行构造分布区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量田(矿区)勘查资料中锗含量化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矿区(田)为统计单元,确认东北赋区主要矿区(田)中锗含量平均值为1~5 μg/g,均分布在中国锗含量平均值附近;即使在典型-锗矿床乌兰图嘎所在的胜利田和五牧场所在的伊敏田,统计中锗平均值分别为2.63 μg/g和3.30 μg/g,没有明显的升高,胜利、伊敏田其他井田,中锗含量平均值均与中国中锗含量平均值相差不大,中锗的富集表现为在小范围内聚集;中锗富集区域常可见热液矿物,结合前人对典型-锗矿床的研究,认为中锗主要由热液携带进入,热液侵入为中锗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次工作在二连、海拉尔盆地新发现一批中锗异常点,由于中锗的富集通常范围较小,已有田勘查资料显示有未能控制到锗富集的范围,这些异常点很值得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H2O–地球化学反应可造成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的改变,对层注CO2增采甲烷的有效性尤为关键。为了探讨ScCO2-H2O-反应对不同变质程度化学结构的影响,选择3个不同化程度样,在自主研制的ScCO2-H2O-地球化学反应模拟实验装置中模拟1000m埋深条件下样与ScCO2和去离子水反应240h,并对反应前后的样分别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实验,对比分析了反应前后样晶体结构和碳有序度的变化特征。测试结果表明:ScCO2-H2O反应破坏了的晶体完整性和碳有序度,改变了的大分子结构,且对低阶和中–高阶具有不同的影响,反应提高了低阶的平行定向程度,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面网间距,而使中–高阶中无序单元增加,面网间距增大。该研究结果为CO2-ECBM项目实施中ScCO2-H2O作用对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和孔渗特征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微观尺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层气吸附作用是发生在基质内表面的物理过程,而岩复杂孔裂隙网络为高压甲烷吸附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开展沁水盆地南部高阶30℃高压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结合质参数与孔隙特征参数,通过改进的D-R模型分析了岩性质、孔隙特征与吸附参数的相关性。岩性质对最大吸附能力和吸附热参数的影响是多因素叠加的综合效应,而最大吸附能力与微孔体积,吸附体积校正参数与大中孔比表面积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甲烷分子在基质内表面会根据孔径尺度大小呈现不同的吸附方式。据此提出高压甲烷在基质微孔中呈紧密堆积状态而在大中孔中呈多层分子堆叠状态的新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层气吸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