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地质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西藏萨嘎地区布朵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属北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花岗岩。本次研究的萨嘎布朵淡色花岗岩,具高SiO2(72. 26% ~ 73. 05%)、富Al2O3(14. 61% ~ 14. 98%)、高K2O(3. 65% ~ 4. 09%)和Na2O(3. 47% ~ 3. 76%)、低P2O5(0. 09% ~ 0. 12%)的特征,K2O/Na2O = 1. 00 ~ 1. 08、A/CNK = 1. 18 ~ 1. 24,属高钾、过铝质钙碱性S型花岗岩。岩石微量元素变化较大,∑REE = 98. 87 × 10-6 ~ 124. 51 × 10-6、LREE/HREE = 11. 24 ~ 16. 12、Rb = 187 × 10-6 ~ 234 × 10-6、Sr = 311 × 10-6 ~ 409 × 10-6、LaN/YbN = 19. 96 ~ 40. 28、δEu = 0. 89 ~ 0. 99。 布朵淡色花岗岩结晶时间为16. 15 Ma,与区域上的其他的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时间一致,均是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代表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期的产物,对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波岗日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冈底斯花岗岩带南亚带,该区出露较大规模的二云二长花岗岩体。LA-ICP-MS U-Pb年龄结果表明,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15±0.19 Ma,表明上述岩体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布尔迪尔期。二云二长花岗岩的w(SiO_2)为71.77%~73.05%,组合指数δ为1.76~2.23,A/CNK的比值为1.114~1.213,A/NK的比值为1.36~1.54,属于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系列。在ORG标准化蛛网图中,二云二长花岗岩微量元素总体呈右倾富集特征,相对富集Rb,Ce,Hf,Sm,而亏损Nb,Zr。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富集型,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REE=98.92×10~(-6)~184.17×10~(-6),LREE/HREE=11.24~25.16,(La/Yb)N=14.85~56.98,轻重稀土分馏显著,Eu的负异常不明显。样品的Rb/Sr比值为0.34~0.60,大于0.32,TFeO+MgO+TiO_2含量为2.53%~3.05%,CaO/Na_2O比值为0.32~0.41,说明罗波岗日二云二长花岗岩的源岩主要为来自于上地壳的砂质岩。与该区域的浅色花岗岩对比研究表明,罗波岗日地区二云二长花岗岩的成因,是在水等流体在伸展体制背景下沿着构造薄弱带迁移、聚集,在上地壳物质重新调整过程中,使得以砂质岩为主的源岩发生"湿"深熔作用,生成过铝质岩浆,最终结晶形成二云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萨嘎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的中段,主要由地幔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组成。在萨嘎蛇绿岩南侧分布一条熔岩带,与萨嘎蛇绿岩呈断层接触。该熔岩带呈北西西向展布,宽约1~3 km,长约150km。熔岩呈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发育,斑状结构,基质为间粒间隐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钠长石化,含量15%~20%),及少量单斜辉石(约5%),单斜辉石(Wo=44~48,En=40~45,Fs=10~12)为含钛透辉石(Ti O2=1.46%)。根据硅碱图(TAS)分类,该套熔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类,整体表现为高钛、高铝和高钾,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强烈分馏,(Ce/Yb)N=7.30~14.18,平均值为11。萨嘎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裂谷火山岩一致,可能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本研究表明,萨嘎碱性玄武岩的地幔源区具有石榴子石残余,早期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等镁铁矿物的分离结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萨嘎碱性玄武岩中锆石年龄较分散,产出的最年轻的一组锆石平均年龄为(54.2±1.4)Ma,它们的εHf(t)介于-11-+1.7之间,具有中元古代的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壳源的捕获锆石,表明该套碱性玄武岩形成时代不早于始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4.
吉隆—萨嘎地区侏罗系陆热组和唯美组普遍经历了两期变形:早期主要表现为中—深层次的顺层剪切作用和同斜褶皱,晚期主要表现为中层次的褶皱-逆冲作用。两期变形分别代表了特提斯洋由南向北的俯冲作用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其变形样式和组合方式记录了板块俯冲-碰撞造山的历史和过程。其中,早期变形使得地层发生重复,是导致该区侏罗系地层厚度大且难以与江孜、羊卓雍错地区对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