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踩踏实验研究香格里拉高寒草甸植被对于踩踏干扰的耐受能力。以盖度为主要指标,先运用方差分析界定导致草甸植被相对盖度发生显著变化的踩踏强度范围,再结合GM(1,1)模型分析确定植物群落盖度不发生显著改变时能承受的最大踩踏强度。结果表明:(1)草甸植被相对盖度随踩踏强度增加而降低,且相对盖度减少程度和踩踏强度之间呈正相关但非线性的关系;(2)研究区草甸植被在踩踏强度介于200~500次和500~700次,相对盖度有两次显著的改变,(3)结合GM(1,1)模型的分析表明:生长季将踩踏强度控制在220人次/m2以内,可保持景区草甸植被景观无显著变化,即植被盖度仍达到未受干扰状况下的80%。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量可敏感指示土壤质量,是衡量荒漠地区生态恢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而有关荒漠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微生物量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和天然植被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下的沙丘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未踩踏、中度踩踏和重度踩踏结皮下0~5 cm和5~15 cm土样并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结果表明:人为踩踏藻-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可减少生物土壤结皮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且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随踩踏程度的增加而减少,重度踩踏显著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P<0.05),土壤速效磷、速效氮、全磷和全氮的损失是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减少的重要因子。除踩踏程度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也受结皮演替阶段的影响。人为踩踏的藓类结皮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显著高于藻-地衣结皮(P<0.05),表明演替晚期的藓类结皮比演替早期的藻-地衣结皮抗干扰能力更强;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均表现为未踩踏 > 中度踩踏 > 重度踩踏;人为踩踏结皮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均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 > 秋季 > 春季 > 冬季。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固沙区和天然植被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可减少土壤微生物量,表明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可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导致荒漠生态系统的退化。因此,保护荒漠区生物土壤结皮有利于荒漠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苏德辰 《地质论评》2016,62(3):693-708
北京境内的西部山区统称为北京西山,亦简称京西,是北京西部的天然屏障,也是京城连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的重要通道。京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盛产优质煤炭,是京城重要的能源基地。京西风景秀美,宗教文化渊源深厚,是北京周边的宗教圣地。连接京西重要军事设施、宗教场所和数百个自然村落的古代道路统称京西古道,主要繁荣于明清年间。随着现代铁路和公路开通,这些古道渐渐冷清。但近年来,成了人们郊游的良好场所。在人工开凿修建的古道上(大型铺砌路石和垭口基岩路面)散布着许多直径十几厘米的圆形凹坑,本是运送煤炭等货物的驮畜数百年间长期不断踩踏的产物,因此通常被称为"蹄窝"。近年来,这些蹄窝却被某些地质学家当作天然形成的"壶穴"在网上作科普宣传,且被许多游人信以为真。本文从京西古道的发展史、元明清三朝京西煤矿的开采历史文献等方面对京西古道进行了考证,特别对京西古道上的蹄窝首次进行了系统的测量与描述,从其空间分布、形成的时间要素、微观特征、永定河及大石河河谷中的天然壶穴对比、人文历史证据以及与中国国内其他古道的视频资料等诸多方面对蹄窝的成因进行了讨论,证实京西古道上的蹄窝不是水流冲刷形成的壶穴,而是运送煤炭等货物的驮畜数百年间不断踩踏所形成的蹄坑。在蹄窝的形成过程中,不排除有岩石的差异性风化和溶蚀作用的参与,但这种作用远小于牲蹄踩踏的机械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青岛太平湾砂质滩进行人为踩踏扰动现场实验,初步了解踩踏对砂质滩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现场扰动实验结果显示,受踩踏影响小型底栖动物垂直分布在12 h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型底栖动物对人为踩踏扰动的响应模式为向深处迁移致使丰度降低,并非平行向周围迁移。同时,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旅游旺季(7月)和淡季(10月)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分布,结果显示,旅游旺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及其优势类群海洋线虫丰度明显低于淡季,并在中潮带表现突出。季节影响之外,旅游活动,包括沙滩上的散步、奔跑、嬉戏及浅海区的游泳活动引起的沉积物改变可能是导致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组成及分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对旅游扰动的响应机理还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土壤酶活性是衡量荒漠区生态恢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揭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别采集腾格里沙漠植被固沙区未踩踏、中度踩踏和重度踩踏结皮下0~5 cm和5~15 cm土样并测定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通过土壤酶活性反映人为踩踏对荒漠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踩踏藻-地衣和藓类结皮可导致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的降低,且这些土壤酶活性与踩踏程度呈线性负相关。除踩踏程度外,土壤酶活性也受结皮发育阶段和土壤深度的影响;人为踩踏的藓类结皮下6种土壤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踩踏藻-地衣结皮(P<0.05),表明演替晚期的藓类结皮比早期的藻-地衣结皮具有更强的抗踩踏干扰能力;踩踏生物土壤结皮下0~5 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5~15 cm土层(P<0.05)。此外,无论季节更替,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未踩踏>中度踩踏>重度踩踏,且踩踏或未踩踏结皮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再次之、冬季最低。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可降低土壤酶活性,表明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荒漠生态系统的退化。保护荒漠区的生物土壤结皮将有利于该区土壤及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