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25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泉钙华沉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华是在泉水、河水、湖水、洞穴周围沉积的非海相碳酸沉积物。华是陆地水循环过程中物质迁移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华的形成有助于了解局部水文循环中的物质迁移规律并间接了解古气候与古水文地质条件。部分温泉的泉口附近沉积有形态多样的华。本文综述温泉华的形成过程、华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水化学条件是华沉积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水动力条件是华沉积的充分条件,生物效应对华沉积起到加强的作用,沉积环境通过影响水化学条件或水动力条件间接控制华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热带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2016年利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M2海山进行了采样调查,其中获得了3个深水金相柳珊瑚样本。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其为黑发金相柳珊瑚Metallogorgia melanotrichos(WrightStuder,1889)和长刺金相柳珊瑚Metallogorgia macrospina Kükenthal,1919。这两种金相柳珊瑚均为该区域的新记录种,对其作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依据特征性状对该属所有物种作了分类检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巴戟天提取物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巴戟天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通过手术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阳性药物碳酸D3颗粒0.5mg/kg,巴戟天提取物高、中、低剂量(0.36g/kg、0.18g/kg、0.09g/kg)干预,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共90d,剥离右侧股骨测量股骨中心骨密度与远心端骨密度;称量股骨重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密度、骨含量、血清雌二醇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巴戟天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及高、中剂量组大鼠骨含量、血清雌二醇含量均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巴戟天提取物能够有效阻止骨丢失,促进沉积,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雌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向蜜  龚迎莉  刘涛  田世洪 《地质学报》2021,95(12):3937-3960
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家族成员,同位素正受到国际地学界日益广泛的关注.是主要的造岩元素,也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在地球各圈层广泛分布,研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各种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的认识.同位素测定主要采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分别表示为δ44/40 Ca和δ44/42Ca.目前自然界可观测到的δ44/40Ca变化范围为-2.0‰~6.75‰,约8.7‰.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同位素分析中样品溶解、化学分离、质谱测定以及高温地质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及其地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对同位素在碳酸岩-共生硅酸盐岩研究中的意义、同位素组成以及取得的主要认识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阐述了放射成因40 Ca、部分熔融作用/分离结晶作用、地壳同化作用、古俯冲碳酸盐循环、热液蚀变作用、岩浆起源深度等对碳酸岩、硅酸盐岩的同位素组成造成的影响.最后,通过系统对比碳酸岩-共生硅酸盐岩的锂、镁、同位素研究成果,认为应该开展多元同位素体系的联合示踪.由于不同同位素体系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多元同位索体系相结合能有效地加强优势互补,将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地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优化并为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基础。文献计量学分析表明,国内岩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主要从“研究对象”、“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4个方面分析;而华作为特殊的岩溶体,目前对它的生态风险评价几乎未开展。文章从岩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入手,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以地表华体与地表水循环作为景观主体,并对主体因素逐步细化,形成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展开对雪宝顶流域华景观的生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6.
华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旅游价值,而且对确定区内碳酸盐沉积特征、环境演化规律及同期环境生物的作用与贡献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对比国内外典型华特征的基础上,以黄龙和九寨沟为例,对雪宝顶区块流域内华的沉积特征、环境化学与生物作用进行阐述,指出了雪宝顶区块流域冷水型华的形成与演化是化学沉积-溶解作用、生物沉积与溶蚀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受非生物、生物因素影响。在雪宝顶冷水型华的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协同参与了华的沉积与溶蚀过程,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促活动促使使离子结晶,并诱导晶型变化;其他生物体如植物、藻类等或以间接的方式促进或加快了华形成,或为华生长提供模板和体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华体次生有机体系中生物群落特征和界面结晶行为,根据生物在碳酸盐沉积中的角色,将华体中次生有机体系的界面结晶矿化类型分为生物控制矿化沉积和生物诱导矿化沉积。分述了碳酸沉积矿化相关的五种生物代谢活动,讨论了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对碳酸矿物晶型和形貌的影响。针对目前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深入研究生物体主要构成元素、生物小分子和生物体内部组织在华形成或退化中的作用,进一步厘清华体与次生有机体系的多界面溶化方式,为华保护修复及华退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华是第四纪研究中的重要标志物,它记录了地质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信息.华沉积和气候变化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还不清楚.本文收集了中国的50处华地理坐标及98个已发表的华年龄数据,并使用华数量出现峰值的年龄与第四纪典型气候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华沉积受气候变化调节的假设.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华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水量充足气候温暖且地势起伏大、水动力强的西南地区;在时间上华数量出现峰值的频率大致对应于气候的10万年(100 ka)冰期旋回,每100 ka的最大峰值均出现在间冰期或过渡期(冰川期向间冰期过渡时期)这两个较温暖时期.并得出中国华在气候温暖且降水或地下水丰富的时期沉积速率更高,而在气温降低水量减少时期沉积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砂质碎屑储层钙质夹层形成机理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岩储层中局部的富集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揭示形成的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对油田后期的高效开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砂质碎屑岩中,的富集一般以"尖"的形式产出,有顶底形式、也有团块状等等。本文通过物理化学分析手段,剖析离子的来源,离子富集条件及质沉淀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主要在同生、表生与深埋成岩作用期析出,各类酸性水是其催化条件。在同生与表生作用期,在湖(海)平面下降,河道变迁等条件下,通过蒸发作用,化学反应平衡左移,形成含化合物沉淀。利用苏里格气田东区目的层丰富的地下水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资料,经综分析表明,目的层质夹层形成地质条件复杂,为深埋成岩、同生与表生混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中深埋成岩作是其主要形成时期,而其余少量质夹层则是在同生或表生期形成,并进一步明确了深埋成岩作用是苏里格气田东区质夹层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提出了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中的镁矿物溶蚀消耗水体中的CO2并具有碳汇功能的观点。基于前人长江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和支流2003~2007年期间4次河流悬移质泥沙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资料,分析悬移质中CaO、MgO含量和方解石、白云石含量变化特征,定量计算了这些取样点悬移质泥沙的CO2总碳汇能力和非永久性、永久性碳汇能力,分析了不同碳汇能力沿程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碳汇计算结果表明:寸滩—大通河段1956~2000年期间泥沙输移过程中镁矿物溶蚀产生的总碳汇量、非永久性和永久性碳汇量分别为2572万t/a、1700万t/a和872万t/a。由于输沙量减少,寸滩站—大通站河段的总碳汇量、非永久性和永久性碳汇量2006~2019年期间较1956~2000年期间相应分别减少了1852万t、1224万t和872万t。三峡水库年均淤积量1. 145亿t,损失总碳汇量675. 6万t,相当于三峡电站减排二氧化碳8580万t的7. 9%。全球河流入海年输沙量126. 1亿t,以寸滩- 吴淞口河段碳汇功能0. 060 t/t计,总碳汇量7. 57亿t相当于全球岩石风化碳汇总量10. 56亿t CO2的71. 6%。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镁矿物溶蚀的碳汇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溶蚀速率大于原地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