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成砂沉积和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类常见的陆相沉积岩类型,风成砂岩产出于太古代到新生代的岩石记录中。风成砂沉积的形成与古气候、古环境密切相关,因而地质历史中的风成砂沉积是研究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窗口。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风成砂沉积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气候因素控制下风成砂沉积的成因及其形成过程。当前,国际研究注重风成沙丘形成过程的推理和模拟以及风成砂的沉积成岩过程,在风成沙丘形成过程、计算模拟、沉积保存的四维时空模型、风成相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认识。鉴于国际研究动态,国内需要在地层记录中鉴别和剖析风成砂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基础上,加强风成砂沉积动力学过程研究,增强对风成砂沉积(微)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了塔里木盆地广大的中央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表明沙漠是在广大的冲积平原上发育的,由于中、晚更新世直到全新世早期在沙漠腹地仍有不少河流到这里,长期处在一个由水成沉积物到风成沉积物的不断交替循环过程中,而且流水或风不断地从上游或上风地区带入新的物质加入循环。在沙漠周围地区的沙丘粒度成份证明,沙丘的迁移和风沙流对沙化地段有促进作用,不仅直接扩展沙漠范围,还直接危害人类生产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的边滩、心滩上发育了大量冲蚀沟槽(冲槽).这些冲蚀沟槽深数厘米至1m~2m,宽数厘米至数米,长数十厘米至十几、二十余米,但以深数十厘米,宽数厘米至十余厘米,长数米者多见。形态多样,有直立板片状、直立楔状、“⊥”状、梯形状、“U”形状及树枝状等,其内有时被风成砂充填。经成岩作用后,它们便会转变成砂岩岩脉(岩墙、岩床)。因此,冲蚀沟槽的(砂)充填可能是一种砂岩岩脉(岩墙、岩床)的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4.
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时代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库姆塔格沙漠腹地广泛出露含古风成砂的第四纪地层剖面。根据含古风成砂地层剖面的野外调查与地层年代的室内分析结果,并与已有的周边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库姆塔格沙漠形成至少始于早更新世初,到中更新世晚期285.9±42.9 ka BP沙漠已大面积扩展形成,奠定了现代沙漠环境格局。沙漠最初从西南部开始形成,之后向北和东北扩展。依据梭梭沟地层剖面,沙漠在第四纪演化过程中至少经历了19个沙漠正、逆过程旋回,平均周期约为110 ka。新构造运动对沙漠的形成演化和地貌的形成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构造了山间断陷盆地并使其逐渐向封闭的干旱盆地演化形成沙漠,受四周断裂控制沙漠整体形态呈"扫帚状"。分布在沙漠北部的独特砾石体地貌形成于晚更新世末(285.9±42.9)ka BP之后。  相似文献   
5.
毛乌素沙地北缘泊江海子剖面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隆浩  王乃昂  李育  王晨华 《中国沙漠》2007,27(2):187-193
通过毛乌素沙地现代风成沙的粒度与泊江海子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 cm、190—160 cm 、153.5—123.5 cm、50—40 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并且这些风成砂中间夹杂着三次湖相沉积,结合14C年代测定,我们认为此区域在4 000—5 000 a BP存在以下沉积(气候)旋回:至(4 958±84)a BP,沉积风成砂,反映该时期风沙活动强烈,气候干燥,冬季风强盛;(4 958±84)a BP前后,沉积物为灰绿色湖相层,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短暂的湖面扩展,沙漠退缩;(4 958±84)—(4 793±74)a BP,沉积风成砂,反映了湖泊的退缩和沙漠的扩展;(4 793±74)—(4 536±70)a BP,湖相沉积物,反映了流域降水量的增多;(4 536±70)—(4 085±67)a BP沉积风成砂后,(4 085±67)a BP前后又出现了短暂的湖相沉积,之后又是风成砂沙沉积。  相似文献   
6.
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环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关于“新的冰期何时来临”的一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曾惊动过国际新闻界与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为此人们很想了解“冰期时代”的地球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 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论述距今18000年前后末次冰期盛时地球环境特征的论著。  相似文献   
7.
沙地和沙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质档案载体,记录着丰富的气候演化和沙漠变化信息,尤其是位于东亚温带季风区的呼伦贝尔沙地,蕴含着丰富的东亚季风和人类活动信息。然而受沙丘流动性影响及研究手段的匮乏,目前对于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信息知之甚少。本研究针对呼伦贝尔沙地两个典型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了多指标如粒度、磁化率、色度、地球化学和总有机碳(TOC)分析,同时结合岩性特征重建了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结果表明:两个剖面古土壤层的细颗粒组分、磁化率、化学蚀变指数(CIA)、Rb/Sr、TOC呈高值,而(CaO+Na2O+MgO)/TiO2和亮度呈低值。此外,在6356±31~2235±51 cal.a BP和1620±42~498±17 cal.a BP年龄阶段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指示了呼伦贝尔沙地气候向暖湿方向的逆转,且风成砂层(气候干冷)向古土壤层(气候暖湿)过渡是逐渐进行的,而由古土壤层(气候暖湿)向风成砂层(气候干冷)过渡是骤然变化的。通过与呼伦贝尔沙地古土壤年龄汇编对比,当前研究的古土壤发育年代与邻区的气候暖湿期对应较好,表明呼伦贝尔沙地的正逆演化过程受区域气候演化控制。沙地古土壤发育时间与太阳辐射高值相对应,表明太阳辐射驱动的东亚夏季风变化是呼伦贝尔沙地气候逆转的主要因素。此外,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强可能对风沙活动加剧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晚更新世以来巴丹吉林南缘地区沙漠演化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高全洲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5,15(4):345-352
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含风成砂地层广泛分布。由于受东亚夏季风降水尾闾摆动的影响,本区沙漠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中表现出微弱的波动性质。全球冰期气候波动主宰着本区沙漠的演化方向;青藏高原的隆起使该区变得更加干旱。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盐湖中的风成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彦林 《中国沙漠》1995,15(3):252-255
柴达木盆地盐湖干盐滩上分布有大面积的沙丘、沙垅、沙地,表面被盐壳覆盖,盐湖含盐系中掺杂有大量的风成砂风成砂形成时代最早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为盐湖中风成砂形成的鼎盛时期,也是整个柴达木盆地沙漠化过程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韩广  张桂芳 《第四纪研究》1998,18(3):283-283
科尔沁沙地位于酉辽河冲积平原。作者根据对亲曼旗中部沙地的野外考察并结合遥感分析认为,河流对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奈曼旗中部沙地系科尔沁沙地南缘。西辽河的支流教来河和时令河小清河自南向北流贯该区,沿河分布着许多牛轭湖、沼泽地和沙丘,小清河河道上还分布着长有旱柳的甸子。区内遗留着数条已废弃的古河道,在遥感影像上可清晰地分辨出京通线沿线及教来河以东的古河道,其景观特征与小清河河道类似,但湖泊和沼泽地较少,而长有旱柳的甸子较多。教来河起源于辽西山地北坡,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黄土丘陵区。进人本区前,其泥沙含量在酉辽河水系各支流中是最高的,多年平均值达74mg/m3;进人本区后,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