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西侧白面山成矿预测区野外地质调查,确定该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有北西、北东和近东西向3组,其中北西向断裂形成最早,北东向最晚。区内有较多中基性岩脉沿北西、北东向断裂侵入。沿断裂带的地表存在多处岩石蚀变和铅锌锑黄铁矿等矿化点。对预测区内围岩(蚀变灰岩)及岩浆岩(石英闪长玢岩、辉绿岩)岩石样品进行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分析,从成矿、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成矿作用之间关系反映出该地区可能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结合对该区各类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的物化探研究成果,确定在其地下不深处存在有成矿地质体,为预测区成矿提供充足的物质来源。预测白面山中西部地下500~800 m深处可能存在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中—低温矽卡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大、中、小三级构造的密切配套,决定了本区构造控矿的基本特点,地洼阶段激烈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了大规模的花岗岩浆侵入和叠加成矿活动,既造成了地台盖层中锡的活化迁移富集作用,同时又叠加了新的成矿元素(Sn、Cu、Pb、Zn、S);本区成矿构造既受控于姑婆山复式岩体的顶托作用,也受到了大致垂直接触带的侧向挤压,现有资料表明,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柯家山背斜和F_2断裂带,直接地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分布、矿化强度及矿体厚度等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