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1014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2963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乌孙山北缘断裂位于新疆伊宁盆地南部,是伊宁盆地与乌孙山的边界断裂,由多条平行或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断裂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南,山前主断裂主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倾角50°~80°,前缘冲断面相对较缓.断裂上盘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组成,下盘主要为第四系和侏罗系,断层两盘沉积物的ESR年代表明断裂带多处错断中、上更新统地层.野外地层接触关系和区域构造研究表明,在中更新世末以来,断裂强烈向北逆冲,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共同控制了盆山地貌格局.伊宁盆地及邻区中更新世末的区域构造运动与青藏高原的共和运动时代相当,这次事件由南北天山向伊犁盆地的对冲挤压引起,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滇西龙陵地区花岗质糜棱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显示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指示其岩浆成因。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04.1±2.9)Ma,属中寒武世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龙陵地区在寒武纪存在岩浆作用,说明怒江缝合带以西的变质基底岩石经历过泛非造山运动,为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地区雀儿山花岗岩体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新获得了4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别为4. 9±0. 3Ma、6. 2±0. 5 Ma、7. 2±0. 4 Ma和7. 3±0. 7 Ma。运用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计算出雀儿山花岗岩体新近纪的隆升速率,为0. 15~2 mm/a,平均隆升速率为0. 78mm/a。隆升速率在每个阶段有所不同,但呈现出一种快速隆升→缓慢隆升的过程,为整个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过程提供了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4.
粤北诸广和贵东是华南最重要的两个花岗型铀矿密集区,青嶂山(龙源坝)岩体位于两者之间,是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研究薄弱地区。江头铀矿区地处青嶂山岩体北部与南雄断陷盆地的结合部位,该矿区的铀成矿年代学研究几为空白。本文通过电子探针方法研究了青嶂山岩体、及与该岩体密切相关的江头矿区中的铀矿物微区矿物学特征,获得岩浆成因的晶质铀矿与热液成因的沥青铀矿的U-Th-Pb化学年龄,探讨了华南铀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及成矿地质体。研究表明:青嶂山岩体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铀矿物主要有晶质铀矿、铀石,部分晶质铀矿存在明显铀释放的特征,其晶质铀矿化学年龄分别为246.8±8.8Ma、161.5±8.0Ma,与前人获得的锆石U-Pb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分别代表了区内印支期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表明在南雄断陷盆地形成之前,青嶂山岩体与诸广岩体可能为一有机整体,有着相同的成岩、成矿环境。江头矿区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伴有少量钛铀矿、铀石等,沥青铀矿化学年龄分别为121.3±9.8Ma、98.8±8.0Ma、73.2±8.8Ma,分别代表区内3期铀成矿作用的时代,结合华南中生代以来构造运动特征,认为区内铀成矿作用是受中-新生代盆地边缘深大断陷活动、产铀花岗岩体分布的双要素成矿动力学背景制约,青嶂山岩体应与诸广、贵东岩体具有相似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湖南洪江国家黄精标准化基地多花黄精中的多糖含量,为多花黄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硫酸-蒽酮试剂显色,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花黄精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3.28~19.68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2),多花黄精多糖平均含量为8.05%。结论:洪江种植基地的多花黄精品质优良,洪江是道地黄精药材种植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6.
许康康 《地质与勘探》2019,55(2):585-599
乌本迪带主要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由8个地体构成,不同地体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年龄。乌本迪带不是单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而是经过不同阶段的俯冲造山作用和盆地内沉积作用形成。本文通过综合整理不同时期乌本迪带内地质事件和构造地质背景资料,将乌本迪带的演化分为9个阶段,分别为新太古代阶段(2740~2640Ma)、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沉积阶段(2640~2050Ma)、古元古代乌萨加蓝阶段(2050~1930Ma)和乌本迪阶段(1930~1800Ma)、古-中元古代沉积阶段(1800~1400Ma)、中元古代的基博拉阶段(1400~1080Ma)、中-新元古代伊鲁米德阶段(1080~850Ma)以及新元古代-寒武纪早泛非作用伸展阶段(850~600Ma)和晚泛非作用阶段(600~500Ma),其中形成于乌萨加蓝阶段的弧后洋盆之后可能继续扩张,在乌本迪阶段又发生俯冲造山作用。乌本迪带内金矿田的形成与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早期阶段形成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在后期演化中又不同程度的再活化,形成多期次的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滋阴温阳活血颗粒中两种指标性成分(腺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phenomex Kinet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m,检测波长254nm;以腺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性成分,共测定10批滋阴温阳活血颗粒。结果:10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在2.706~4.132mg/g范围内,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3.692~4.948mg/g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快速、准确、高效,能够对滋阴温阳活血颗粒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十全明目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100只眼)肝肾阴虚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只眼。对照组采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十全明目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对照组为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视力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十全明目片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擦勒特地区志留纪巴龙贡嘎尔组火山岩由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组成,为一套钙碱性系列组合。采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在该组变质英安岩中首次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8.7±2.7) Ma,确定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晚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套火山岩具有高Al_2O_3、低TiO_2的特征,稀土总量(ΣREE)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表现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铕(Eu)负异常明显,Rb、Th、K等元素富集明显,La、Ce、Ba、Nd等元素略显富集,Nb、Sr、P、Ti等元素亏损明显。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八所组是琼东北晚第四纪一个重要地层单位,同时也是河流Ⅱ级阶地(T2)的主要沉积地层,其形成年代对该区域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及地壳运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限定其形成时代,文章采取ESR的方法,对广泛分布于琼东北珠溪河及古三江河一带的八所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套地层形成于晚更新世中晚期(64.36 ka~18.40 ka BP);沉积时代对应末次冰期MIS4~MIS2阶段;河流的下切与T2阶地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琼东北海平面的频繁波动及地壳的间歇性抬升;此外,分布于现代海岸风沙强烈作用地带的老红砂与八所组属同期异相的风成堆积,应与八所组地层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