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36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土耳其卡赞天然碱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首采层不溶物含量高,矿层倾角大,在商业开采过程中易发生堵井事故。本文以P078水平对接井组为例,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和注采井史,分析了引起井组堵塞的原因。遵循“先易后难、降低风险、控制成本”的原则,先后进行了直井单井循环、固井泵车压井和循环泥浆清理井底等各种尝试,最后提出了分支侧钻重新连通的技术方案,并成功修复了溶采通道,恢复了井组的正常生产。并在钻井施工组织、修井设计与施工和溶采作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该技术对类似故障井组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煤体破裂电磁信号进行局部震源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煤岩破裂震源方位,确定采掘工作面重点灾害区域,可以使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措施更为有效.根据煤岩变形破裂电磁效应规律和电磁波基础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磁信号能量来确定局部震源方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室定向接收实验和平煤十矿现场测试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电磁信号强度随着煤岩体应力状态变化而变化;两个正交天线接收的电磁信号能量分别与各自接收夹角余弦值的平方成正比,利用此比例关系可以确定震源的方位;电磁信号定位方法与静态指标法预测局部区域危险性具有较好的检验一致性.研究成果为煤岩动力灾害重点灾害区域的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云鄂博矿区土壤和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云鄂博矿区是稀土的主要产出地,在矿山开采和选炼等过程中,稀土元素通过迁移、富集等作用进入植物体,研究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可为白云鄂博矿体闭坑后的生物修复提供数据支持。本文设置了7个土壤采样点,采集铁花、沙蒿、沙打旺、沙朋、青蒿、小叶杨、猪毛菜七种植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植物的根、茎、叶及整株的稀土含量,研究稀土元素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样区与主矿区的距离增加,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含量逐渐减少;在七种植物中,铁花的稀土含量最高,青蒿最低;对不同植物的整株稀土含量和各部位(根、茎、叶)稀土含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叶(或花)的稀土含量在整珠植物中的占比最大。此外在不同季节,植物中的稀土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含量较高的稀土元素为Ce(0.0035%~0.020%)、La(0.0012%~0.011%)、Nd(0.0010%~0.0094%)和Pr(0.00036%~0.0046%),其中Ce最高。本研究提出:根据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含量逐渐减少的特征,矿区周围土壤的稀土来源可能是矿石在采、选过程中的扩散造成的;根据植物富集稀土的能力,在矿山闭坑后,可种植富集稀土能力强的植物——铁花,进行矿山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4.
通过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遥感解译手段,对日照市矿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查明各类矿山546处,主要集中在莒县和五莲县境内。除莒县刘官庄煤矿外,其余全部为露天开采矿山,主要选用直接开挖的方式,不仅破坏了地表环境,而且矿山生产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该文根据矿山地理位置及开采方式的不同,将相同类型的多个矿山划分为同一治理区,针对不同治理区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结合抚顺西露天矿的地质环境背景,介绍了抚顺西露天矿南帮滑坡变形监测中地下水监测系统的构建情况。从降水入渗、岩体的透水性等角度对比了汛期及非汛期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单点地下水位变化值和滑坡位移变化值进行曲线估计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汛期持续强降雨是诱发西露天矿南帮滑坡变形的重要因素;强降雨入渗过程中,基岩裂隙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单点地下水位变化值和滑坡位移变化值符合三次项曲线模型;非汛期,地下水位逐渐降低,滑坡地表变形速率也减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矿山开采及修复过程中如何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本文借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成果,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广东大宝山矿生态修复实践中。文章在介绍IUCN的“综合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方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大宝山矿实施生态修复依据,阐述了该管理体系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广东大宝山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宝山矿生物多样性管理的保护与修复框架,包括全周期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手段,重点阐述大宝山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评价、保护与受损控制及恢复的技术方案,最后分析了对中国矿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的启示,IUCN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对于指导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Karatungk Mine in northern Xinjiang, China, which is a large-scale magmatic Cu-Ni sulfide mine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has a long history of mining. The mine is located at the merging belt between Altay orogenic belt and Junggar Basin, and has strong tectonic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mining source det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ore body exploitation. In this paper,w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s in Karatungk Mine from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ectonic backgrounds of the mine, dynamic mechanisms,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ientific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s of observation density and analysis methods, the fine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the mine cannot be completely characterized yet. Therefore,in order to obtain the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 and detail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rebodies, researchers should focus on combining multiple geophysical methods, developing high-resolution imaging methods, and improving petro physical experimen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8.
HSE管理是现代企业走出国门、承揽国际大型项目的必备条件,并且在现代工程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土耳其卡赞天然碱矿水溶开采对接井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在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自身特点,成立了HSE管理机构,加强了人员安全培训和机械设备的升级改造,使之符合当地的行业安全标准。引入了JSA工作安全分析工具,建立了切实可行的HSE管理体系,并强调了现场监督,从而实施了行之有效的HSE管理,为该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坑道钻探施工中的特大涌水钻孔,总结了该矿区坑道钻探施工难点,研究了涌水对钻进效率和岩心采取率的影响,探讨了普通取心工艺钻进时采用岩心上升系数的实践意义,提出绳索取心工艺钻进时的“泄”、“堵”、“疏”的解决思路,形成了解决该矿区Ⅰa含矿层的坑道钻探施工难点的对策,以期为类似地层条件的坑道钻探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Stratigraphy, structure and host-rock chemistry are dominant controls on the location of Au in Archaean greenstone-hosted Au deposits, but the stratigraphy in such deposits is seldom obvious due to the monotonous nature of the host rocks or pervasive alteration associated with Au mineralisation. Portable, hand-held, X-ray fluorescence (pXRF) spectrometry provides a method to rapidly collect large amounts of whole-rock geochemical data that can yield new insights into both stratigraphy and Au localisation.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of pXRF analyses of samples from a representative section through Au-mineralised amphibolite-facies metabasaltic rocks at Plutonic Gold Mine, Western Australia. These data illustrate a geochemical stratigraphy in which individual lava flows can b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element concentrations. The most evolved basalts are at the structural base of the succession, and the least evolved at the top of the sequence, confirming previous geochemical interpretations and textural evidence that the sequence is overturned, and demonstr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resented section does not involve significant structural repeti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u assay data, the pXRF data reveal that Au commonly occurs along basalt flow boundaries. Th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 data clearly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atigraphic control on Au mineralisation that is not readily apparent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The method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readily applied,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otherwise unclear stratigraphy and its control on mineralisation in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