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完全免费   78篇
  地质学   1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以北迷坝、光头山和东江口等花岗岩体形成于三叠纪(206 ̄220Ma),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洋盆的闭合时代及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了它们的形成与勉-略古生代洋盆闭合后及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支持华南和华北两大陆块最终在印支期碰撞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南秦岭晚古生代海底喷气-沉积成矿系统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祁思敬  李英 《地学前缘》1999,6(1):171-179
南秦岭显生宙喷气沉积成矿起始于晚志留世,泥盆纪是热水沉积成矿的主富集期,形成了以Pb,Zn为主的,伴生有Cu,Ag,Au,Fe的矿床(体)和Au,Hg,Sb,As等富集体,一般可划分出沉积和成岩两个阶段。之后发生了至少三个阶段的后生成矿作用,包括变质、改造、叠加成矿,以及局部的再造成矿。这一成矿系统有统一的物源和相似的金属组合,下伏沉积柱和基底提供了充足的Pb,Zn,Au,Ag,Cu,Hg,Sb,As以及Fe,Ba等。成矿与该区地壳的构造盆地建造岩浆变质变形等演化相伴随,不同阶段与不同性质成矿流体的形成与贯穿造山前后的一系列热事件有密切成因联系,形成了这一金属硫化物成矿系统,并以主富集期和主要成矿形式给予命名  相似文献
3.
对南秦岭武当地区武当群火山岩、基性侵入岩墙群和耀岭河群火山岩系统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研究化学研究表明,武当群火山岩为形成于约1.0-0.9Ga的新元古代陆缘岛弧火山岩,而耀岭河群火山岩与武当地区基性侵入岩墙群为0.82-0.78Ga形成的大陆裂谷型同源岩浆岩;分别可与扬子克拉通北缘西乡群和南秦岭陕西境内的镇安磨沟峡火山岩、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火地垭群铁船山组碱性火山岩和望江山基性侵入岩群相对比,揭示出南秦岭与扬子克拉通北缘于晋宁期属统一的陆块。扬子克拉北缘和南秦岭大量的新元古代岩浆岩所具有的1.2-0.9GaNd同位素模式年龄和较高的εNd正值特征表明,晋宁期是扬子克拉通地壳增生和大陆岩石圈演化的重要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4.
南秦岭耀岭河群裂谷型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南秦岭耀岭河群以变质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和碎屑岩。基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的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808Ma±6Ma和746Ma±2Ma,表明耀岭河群主体形成于南华纪,西峡-淅川一带所谓的“武当岩群”明显年轻于中元古代武当岩群,应该属于耀岭河群。耀岭河群大陆裂谷型火山岩是全球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裂解过程中的产物,反映秦岭造山带和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复新  季军良 《地质论评》2001,47(5):492-499
笔者将南秦岭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与与其共生的热水沉积成因铅锌矿床,中国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命名地美国西部卡林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型金矿床等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现代板块构造活动机制具有密切耦合关系,属于造山期成矿矿床,它们既具有相似特点:容矿建造属沉积岩型,沉积构造环境具有拉张裂陷性质,均显示同生一叠加改造两次成矿作用的特征;它们又具明显差别;所属大地构造背景不同,造山带组成及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表现的复杂和强烈程度差别较大,造山带区域构造演化与大规模成矿作用是同一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6.
赖绍聪  杨永成 《岩石学报》1997,13(4):563-573
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以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为主体,见有少量英安质火山岩。可区分为两种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一类为低钾高钛、轻稀土亏损的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表明其应属于MORB型玄武岩;另一类为岛弧火山岩组合,以钙碱性安山岩类为主体,并有少量岛弧拉斑玄武岩类。  相似文献
7.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的Sm-Nd定年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当地块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的前震旦纪基底岩块,该基底岩块中广泛发育变形变质的基性岩墙群,获得岩墙群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t=782±164(2σ)Ma,INd=0.51171±16(2σ),εNd(t)=+1.5±1.0。据此并综合区域地质实际,对南秦岭元古代古陆块的存在及其裂解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夏林圻  夏祖春 《地质论评》1996,42(6):513-522
中元古代西乡群火山岩是南秦岭元古宙最老的火山岩系,以其大面积分布,具浅海-陆相火山岩组合,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大陆板内火岩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大的基性侵入体共生等特点、可确认其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  相似文献
9.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山-)熊(耳山)地块、南秦岭与川西金、铅锌-汞锑、钼-钨等矿床聚集区是秦岭成矿带乃至我国中央造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华熊地块金、钼成矿,还是南秦岭及川西金、铅锌和汞锑矿床,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容矿与含矿建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时空分布规律,均与中生代板块构造活动体系具密切的耦合关系.具体分析了大陆俯冲-碰撞和陆内造山构造-岩浆活动过程中,成矿构造地质背景、成矿盆地环境、沉积建造、成矿作用与矿床分布规律对大陆造山作用的耦合与响应.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元古宙板内火山作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秦岭元古宙火山岩主要由两大类岩石构成,一类为SiO245%-57%的基性火山岩系,另一类为SiO267%-78%的酸性火山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碧岩、玄武岩和石英角班岩、流纹岩。基性火山岩整体上属拉斑玄武岩系列,酸性火山岩属钙碱系列。火山岩强烈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酸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岩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了源区特征的不同。基性火山岩富集强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Nb和Ti, 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具有大陆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同位素特征表明基性火山作用与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南秦岭的中、晚元古代大陆拉张及由古地幔柱活动所引发的陆裂火山岩浆活动是古秦岭洋打开的先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