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洋重力测量动态环境效应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使用小型测量船搭载摆杆型海洋重力仪获取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海洋环境动态效应误差特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分析的交叉耦合效应修正法,对高动态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实施综合误差补偿和精细处理。使用典型恶劣海况条件下的观测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重力测线成果内符合精度从原先的±9.35×10-5m/s2大幅提升到±1.43×10-5m/s2,同时使用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对精细处理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外部检核,外符合精度也从原先的±7.73×10-5m/s2提高到±5.63×10-5m/s2。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洋重力测量的实际情况,结合AIRSEA SystemⅡ的结构特点,对仪器在测量中受到测量船摇动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影响仪器观测精度的干扰因素有三类:垂直加速度、横摇与纵摇、交叉耦合效应。并对这三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减弱干扰影响的措施,这些措施能使海洋重力测量外业获取更高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e cross-coupling corrections for the LaCoste & Romberg airborne gravimeter are computed a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5 so-called cross-coupling monitors. The weight factors (coefficients) determined from marine gravity data by the factory are obviously not optimal for airborne application. These coefficients are recalibrated by minimi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borne data and upward continued surface data (external calibration) and by minimizing the errors at line crossings (internal calibration) respectively. An integrating method to recalibrate the above-mentioned coefficients and the beam scale factor simultaneously is also presen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ic errors in the airborne gravity anomali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using any of the recalibrated coefficients. For example, the systemic error is reduced from 4.8 mGal to 1.8 mGal in Datong test.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测线系数修正法,即在交叉点处采用平差的思想对每条测线的交叉耦合(CC)改正监视项的系数进行修正,然后采用新系数重新计算CC改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后的系数能补偿外界的动态测量条件与仪器生产厂家计算CC改正系数时设计的假设条件之间的差异对CC改正造成的影响,提高海洋重力数据处理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L&R海空重力仪测量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削弱各类误差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误差综合补偿方法:第一阶段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仪器厂家标定的交叉耦合改正(CC改正)的不足进行修正;第二阶段采用测线网平差对各类剩余误差的综合影响进行补偿。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粘性泥石流入汇主河极大地改变了入汇区的河床堆积地貌,其动力学实质是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的交互作用,合理描述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过程对于划定粘性泥石流风险区范围和认知流域地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体时空演化过程有别于粘性泥石流在地表的纯堆积过程,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泥石流入汇区堆积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粘性泥石流入汇区内堆积现象复杂,存在"阵性"输移、"元堆积"和龙头"水滑"等特殊现象。但目前的研究对泥石流和水流交互机制都进行了简化,一是将粘性泥石流视为挟沙水流,直接采用异重流方法;二是将粘性泥石流视为"半固态",只考虑水流的输沙特征,研究认为基于这样的简化不足以描述粘性泥石流入汇的物理过程和特殊现象,也低估了粘性泥石流交汇区冲击速度和堆积范围。同时,根据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过程的研究现状,结合粘性泥石流入汇的特殊运动过程,提出未来可开展的工作:一是粘性泥石流入汇的物理过程和其交互机制的合理简化;二是普适性高的粘性泥石流-水流堆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