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126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3566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和基本特征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等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新认识,以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11个Ⅳ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进一步就主要矿床(点)、构造单元、矿种、赋矿建造、控矿因素、成矿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各Ⅳ级成矿带在区域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展布范围,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条件、类似的矿种和成矿时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比性,并且各成矿带具有一定的潜在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沙柳河南区有色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的来源与性质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接触交代改造叠加型,进而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核桃坪铅锌矿是保山地块内沿澜沧江断裂带发育的一个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受近SN向的断裂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及矽卡岩中。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V1矿体的氢、氧、碳、硫、硅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溶液中水、碳、硅、硫和铅的来源以及成矿流体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V1矿体中矿石的石英δ18O水值变化范围为6·1‰~7·6‰,平均为6·7‰,其δDV-SMOW值变化范围为-100‰~-108‰,平均为-104‰,说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分异水,并在后期成矿作用过程中有地层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加入;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和δ18O水值分别为-6·6‰~-5·9‰和5·0‰~5·2‰,反映成矿流体的碳、氧具有深部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的特征。硅、硫和铅同位素具深部岩浆或地幔来源的特点,但遭受后期壳源物质的混染。据此提出该矿床是与深部岩浆热液或幔源流体贯入有关的构造热液脉型矿床,其成矿作用受控于深部过程的驱动和控制,可为指导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湘中奥陶纪沉积锰矿带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桃江县、宁乡县境内,呈近EW向展布,矿带内锰矿以质量好而著称。该成矿带的成锰沉积盆地受控于加里东期张性断裂系统,为一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一组NW向同沉积断裂,形成了一系列断陷槽,控制了沉积岩相的分布。锰矿主要产于盆地中心亚相的黑色页岩夹碳酸锰矿微相内。据矿带中锰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微量元素和碳、氧、锶同位素组成,笔者认为,该锰矿属于热水沉积成因。综合对比表明,该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值得注意的资源潜力,有可能发展为大型锰成矿带。  相似文献   
5.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资源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十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在1992年研究基础上,于2003年度再赴南麂列岛对岩、沙相贝类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鉴定出贝类105种,其中岩相93种、沙相12种,6种为南麂列岛新记录种,对岩相、沙相贝类组合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相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1.25~2.20和0.54~0.70)高于沙相的(0.23~0.95和0.17~0.94).岩相贝类数量为3025.70g/m2和2660个/m2,生物量垂直分布为低潮区最高(6471.99g/m2),中潮区居中(3772.09g/m2),高潮区最小(78.35g/m2),栖息密度为中潮区最大(4245个/m2),低潮区居中(2973个/m2),高潮区最小(439个/m2).沙相贝类数量为16.81g/m2和11个/m2,低潮区(29.43g/m2和11个/m2)大于中潮区(14.01g/m2和10个/m2).通过与以往资料比对发现,岩礁贝类数量有所增加,沙滩贝类数量则明显下降,监控区贝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区域,对贝类资源变化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莱州市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内,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2种类型。随着胶东金矿床研究的深入和三山岛金矿资源的不断减少,对三山岛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开发前景问题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对三山岛金矿床2种类型矿石的成矿流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代表成矿早—中期的蚀变岩型矿石形成于中温(均一温度为325~240℃)、低盐度(2.07%~6.88%)、低密度(0.720~0.868g/cm3)、酸碱性不均匀(pH=3.27~10.43)、以氟化物和氯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代表成矿中—晚期的含金石英脉型矿石形成于中—低温(均一温度为306~160℃)、低盐度(1.05%~9.73%)、低密度(0.739~0.962g/cm3)、碱性(pH=9.25~9.85)、以氯化物和硫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成矿流体性质的转变反映了成矿流体处于由比较封闭到比较开放的构造环境的转变期,且成矿流体早期以原生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变质水、大气降水以及海水的参与作用。三山岛金矿成矿深度为2.5~5km,根据目前的开采深度推算其深部还有一定的资源量可供开发。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羊蹄子山沉积变质型钛矿床是一个新的钛矿床类型。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前提条件的研究和找矿方法试验,认为高精度磁法是找沉积变质型钛矿床的基本方法,重力为有效的找矿方法。在矿区北带磨石山以金红石为主的富钛矿体上有600 μGal的重力异常,无磁异常;南带的羊蹄子山钛铁矿体上重力异常为500 μGal,有60 nT的弱磁异常。  相似文献   
8.
成矿预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中评价因素权重确定时具有较强的人为因素,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建立在无模型基础上,自动获取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在专家确定权重初始值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训练确定出最优权重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应用该方法对义县萤石成矿远景区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实际一致.表明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区域、其他矿种的预测,但应根据预测对象的实际情况建立控矿因素集和相应的隶属度函数.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有其特殊性.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于南丹-昆仑关基底性深大断裂带上,经过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使矿质继承叠加,最后聚积于燕山晚期的岩浆热液中.大厂超大型锡矿床是各种成矿因素良好匹配,并经长时期的多重富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A series of element concentrations sampled from four drill cores with a length about 1000 m into different skarn-type deposi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hizishan orefield, central Tongling, southeastern part of Anhui Province. Using the multifractal method,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re analyzed. The multifractal spectrum of the major elements is left-skewed, whereas the spectrum of the trace elements is right-skewed, which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karn formation, the trace elements were enriched only locally, and major elements transported within a much larger rang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multifractal parameters Aa (width of the multifractal spectrum) of the four drill cores are relatively low, bu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multifractal parameters R (spectrum symmetry parameter) and Af are relatively higher, indicating that although the non-homogeneous intens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s inconsistent, their spatial accumulation patterns are almost the same during the ore-forming process. The statistics of the mnltifractal parameters of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and element migration pattern in the Shizishan orefield are consistent, and that the mig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and major elements exhibit som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