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5-2020年北京35个环境空气站和2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算法)分离了气象条件和源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为应对疫情采取的隔离措施使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了35.1%-51.8%;其中,背景站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浓度的降幅最大,超过了以往报道较多的交通站点.同时,2020年春节期间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多次霾污染事件发生.为进一步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未来需要优化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2.
土的工程分类是工程勘察和设计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原位测试参数进行土分类是高效实用的方法。国内外现有分类方法的名称及标准与我国《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不符合。因此,建立基于CPTU原位测试参数、符合我国行业标准的土工程分类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水运工程CPTU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616个间距小于5 m的CPTU测试孔和相应钻孔取样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选择国内外7种常用的CPTU土分类图进行应用比较,发现这些土分类图所采用的应力修正计算方法在考虑浅层土体的有效上覆应力修正时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引入新的应力修正方法和修正土分类边界线,建立了适合我国水运工程的CPTU土分类方法。对比应用分析表明,该分类图能够准确地进行水运工程土类划分,尤其适合于软土、粉细砂和中粗砂的划分,可作为我国水运工程的土工程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3.
Marine dolostones of Carboniferous Huanglong Formation constitute major gas reservoir rock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However, the investigation with respect to sources of dolomitizing and diagenetic fluids is relatively underexplored. The current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EE characteristics of dolomites using seawater normalization standard, and therefore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dolomitizing and diagenetic fluids,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 47.33-m-long core samples from the second member of Huanglong Formation (C2h2)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Low Th, Sc, and Hf concentrations (0.791 × 10−6, 4.751 × 10−6, and 0.214 × 10−6, respectively), random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REE concentration (ΣREE) and Fe or Mn abundance, and seawater-like Y/Ho ratios (mean value of 45.612)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ate samples are valid for REE analysis. Based on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four dolomite type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micritic-sized dolomite (type Dol-1), fine-to medium-sized dolomite (type Dol-2), medium-to coarse-sized dolomite (type Dol-3), and coarse-to giant-sized saddle dolomite (type Dol-4). Dol-1 dolomites,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Ce anomaly (mean value of 6.398), light REE (LREE) enrichment, and heavy REE (HREE) depletion with mean LREE/HREE ratio of 12.657, show micritic calcite-like REE patterns, indicating seawater origin of their dolomitizing fluids. Dol-1 dolomites were formed in sabkha environment whereas the dolomitiz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evaporative brine water due to their micritic crystal sizes and tight lithology. Dol-2 dolomites, particularly subtype Dol-2a barely developing vuggy porosity, also show micritic calcite-like REE patterns, suggesting their dolomitizing fluids were seawater or seawater-derived fluids. This inference is confirmed by low 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which range from 651 μg/g to 1018 μg/g (mean value of 863 μg/g) and 65 μg/g to 167 μg/g (mean value of 105 μg/g), respectively, wherea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Th, mean value of 103 °C) indicate that Dol-2 dolomites were formed under burial environment. Dol-3 dolomites, in form of cements of Dol-2 dolomites, show similar REE patterns to their host minerals (i.e., Dol-2 dolomites), indicating their parent source was possibly derived from Dol-2 dolomites. Dol-3 dolomites have high 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with mean values of 3346 μg/g (ranging from 2897 μg/g to 3856 μg/g) and 236 μg/g (ranging from 178 μg/g to 287 μg/g),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 involvement of meteoric water. Meanwhile, it confirms that the dissolution in Dol-2 dolomites was caused by meteoric water leaching. Positive Eu anomalies (mean value of 1.406) in Dol-4 dolomites, coupled with high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mean value of 314 °C), suggest that Dol-4 dolomites precipitated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High 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mean values of 2521 μg/g and 193 μg/g, respectively) in Dol-4 dolomites likely results from interactions of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 deep burial clastic rocks.  相似文献   
4.
对于裂缝型油气藏,基于叠前方位角地震数据体,利用AVAZ方法进行裂缝属性预测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裂缝描述手段,然而,由于地震数据通常为窄方位采集,使得不同方位角数据覆盖次数差异较大,导致各方位振幅能量分布不均,最终造成裂缝属性预测中产生趋势性误差。振幅归一化处理技术应用到现有的AVAZ方法中,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因数据采集所造成的趋势性误差,预测结果会更为真实、可靠。在实际油田的应用中,振幅归一化技术显著改善了AVAZ方法对裂缝属性预测的准确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归一化问题——以Al为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沉积物的来源、粒度和矿物组成是影响重金属在动力沉积过程中的行为的最显著的因素,用某些参考元素(如Al、Li等)归一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波动,以揭示人文活动(例如污染)的影响。通过对国内一些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Al归一化结果的分析,认为在岩石的风化和变质过程中元素与Al的相对迁移能力的差异和各种生物过程均可使重金属的Al归一化值产生显著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M/Al值并不一定能准确地描述人类活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影响。Al归一化仅能部分地校正粒度分布引起的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但不能消除矿物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Fatti近似的弹性阻抗方程及反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Connolly的弹性阻抗(EI,elastic impedance)公式进行反演只能直接得到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信息,然后才可间接计算得到纵横波阻抗等其它的参数数据体,这样便增加了一步误差使数据的准确性降低.本文首先针对该方法的这些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以Zoeppritz方程的Fatti近似为基础一种新的弹性阻抗公式,由该公式可得到比用Fatti近似更准确的反射系数,然后对这个公式进行了标准化以实现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间量纲的统一,最后用标准化后的公式进行了反演,从反演得到的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数据体中可直接提取得到纵横波阻抗数据体.应用实例表明用这种方法提取得到的纵横波阻抗更加稳定、准确,而且能很好地反映储层信息.这种新的方法是对以Connolly公式为基础的传统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VTI介质中的弹性阻抗与参数提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性阻抗是波阻抗的扩展,可以更好的反映储层和流体性质.常规弹性阻抗方程忽略了各向异性的影响,不能正确地描述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阻抗的性质.本文基于Ruger给出的VTI介质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结合Connolly推导弹性阻抗的思想,推导出了一种VTI介质中的弹性阻抗方程.通过引入归一化常数,对方程进行了标准化,消除了方程量纲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不足.结合常规弹性阻抗反演的流程,得出了VTI介质中弹性阻抗反演的流程.最后,开展了从VTI介质弹性阻抗数据体中提取岩石物性参数的方法研究.数值测试表明,所讨论的参数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TIC的多时相遥感影像相对辐射归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变点群法(temporally invariant cluster,TIC),由两时相影像的NDVI点密度图确定两个TIC中心并建立辐射归化处理方程,对影像的NDVI进行相对辐射归化处理。与其它辐射归化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有效且精度高,对轻微的植被物候变化敏感且影像不变特征点较少时也能进行辐射归化处理,可有效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植被物候及景观等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10.
云南干旱“常态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奔  胡关东  杨帆  王龙 《水文》2014,34(4):82-85
近年来云南持续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干旱是否日趋"常态化"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报道不断见诸媒体。本文从水文的角度对云南省的历史干旱、水文要素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历史依据和现代气象水文观测数据的支撑下,考察近100年来全球增暖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化的可能,从而认为近年来提出的云南干旱"常态化"存在科学依据;但干旱"常态化"仅能局限于近现代时期这一时间范畴,对于今后更长时期云南省干旱发展趋势,依据现有技术手段及研究成果尚难以判断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