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季节变化和个体大小对河蚬积累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一种习见的大型底栖动物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季节变化和个体大小对河蚬积累Zn,Cu,Pb,Cd和Cr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河蚬积累重金属没柯显著的影响,春季和秋季河蚬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较为接近。河蚬体内Cu的积累量在不同大小个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个体体内的Cu含量明显高于小个体,但Zn,Cd,Cr和Pb的含量在不同大小个体间的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看,季节变化和个体大小对河蚬积累重金属的影响均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青岛沿海的22种海藻样品提取物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2种海藻的石油醚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亮管藻、海头红、鸭毛藻和孔石莼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在浓度为50μg/ml时的抑制率均大于50.0%,分别为50.5%、55.5%、56.6%和65.8%;其他大部分海藻的抑制率在30.1%到48.9%之间.与石油醚组分不同的是,只有少数海藻的乙酸乙酯组分表现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鸭毛藻的活性最为显著,在浓度为25μg/ml时抑制率高达71.8%;孔石莼的乙酸乙酯组分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余海藻的乙酸乙酯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弱,有些不仅没有活性,反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2001年7月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对虾养殖厂大面积暴发红体病(全身发红,活动减弱,食欲减退,壳变硬,死亡率高)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组织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证实其中一株为引发本次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的病原菌,编号为0107。对该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判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研究用RAPD技术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坛紫菜(P.Haitanensis)、半叶紫菜(P.Katadai var.Hemiphylla)和少精紫菜(P.Oligospermatangia)的15个无性系丝状体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用120个Operon引物进行了筛选,从中选用来自OPJ-18和OPN-02扩增出的8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这15个紫菜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紫菜无性系均有各自特异的DNA指纹。用1和0分别表示DNA带的出现和缺失,将各个无性系的DNA指纹用计算机语言表示,建立了15个紫菜无性系的计算机机DNA指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紫菜无性系种质鉴定的计算机软件PhGI。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条斑紫菜不同栽培品系间在单孢子形成方面的差异,并采用RAPD方法研究了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还研究了温度、藻体不同发育时期、干出对单孢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单包子多的品系与单孢子少的品系间遗传距离较远,单孢子多的品系间、单孢子少的品系间遗传距离都较近;室内培养环境能够形成单孢子的最低水温高于自然海区;大于几十个细胞的藻体在合适的温度下可以持续形成单孢子,一直到藻体成熟;在成熟的藻体上仍有单孢子放散,但大量的果胞也可以以与单孢子相同的方式放散并萌发成苗,干出对单孢子的产生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对采自广西涠州岛近海多管藻(Poiysiphonia urceolata)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EN-2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该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等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4-喹啉)-4-羟基-2-丁酮(1),3-羟基-3-(2-氧丙基)吲哚-2-酮(2),3-吲哚乙醇(3),3-吲哚甲酸(4),2-羟基-3-吲哚丙酸(5),2-酮-3-吲哚乙醇(6),3,3-二吲哚-2-羟基-丙醇(7),β-咔啉(8),尿嘧啶(9),环-(S-脯氨酸-S-异亮氨酸)(10),(22E,24R)-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11),(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12),5α,6α-环氧-24(R)-甲基胆甾-7,22-二烯-3β-醇(13),胡萝卜苷(14),过氧化麦角甾醇(1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9.
Wang Bin Jia Jianhang Shi Jinfeng Chen Yihu Jin Demin Xu Pu Mei Junxue Weng Manli 《海洋学报(英文版)》2001,20(3):401-407
ImpIONPorghyr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narine a1gae with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importanterenomic value. AIthOtJgh the yield of POrPhpo is lower than that of kelp, the output valueof Porghpp occupies the first place in rnarine algae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taxonomy ishanly had on the morp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morpbobeical traits size, rnar-gin celIs and the number of repnductive cells. However, most of morPhobeical traits are af:fected by environrnntal factOrs … 相似文献
10.
DH36钢焊接件海水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环境中的钢焊接件除了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之外,还容易发生电偶腐蚀等局部腐蚀。本文通过失重法、开路电位、强极化曲线、金相显微观测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DH36海洋用钢焊接件S-189-2在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电偶腐蚀倾向及其腐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焊接件各个部位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均较小,腐蚀电流密度在15~29μA.cm-2范围内,阴极反应由氧扩散过程控制。开路电位和电极电位均随时间负移,各个位置电极电位差较小且负移幅度接近,发生电偶腐蚀的倾向较小。腐蚀产物以γ-FeO(OH)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