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海永乐龙洞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洋蓝洞,水文环境及理化因素特殊,90 m以下水体为无氧环境。为研究永乐龙洞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其昼夜变化,于2017年3月在龙洞、潟湖及外礁坡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研究结果表明:龙洞内叶绿素a浓度呈现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日间浓度最大值层出现在40 m层(0.42μg/L),夜间则出现在20 m层(0.59μg/L)。永乐龙洞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介于1.1×10^3~5.1×10^4 cells/mL。聚球藻在上层水体占优势(0~20 m),40 m以下水层原绿球藻丰度对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贡献率最大(90%以上),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丰度在整个水体都较低(除20 m层)。微微型浮游植物昼夜存在明显差异,夜间其丰度最大值层为20 m层,日间则上移至表层。本研究共记录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5门41属55种(含未定种)。其中,硅藻门25属34种、甲藻门12属15种、金藻门1属1种、蓝藻3属、隐藻1属。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介于3.3×10^2~9.8×10^4 cells/L。甲藻丰度对浮游植物总丰度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硅藻,隐藻和蓝藻丰度仅在少数水层占优势。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昼夜变化明显,夜间丰度最大值层为20 m层,日间则出现在40 m层。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垂直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垂直分布一致性高。龙洞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丰度高于潟湖和外礁坡。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春季)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分别采用浅水I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共鉴定浮游动物39种(包括未定种)、浮游幼虫16类。浅水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优势种包括: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短尾类溞状幼虫(Brachyura zoea larvae),浅水Ⅱ型网优势种为拟铃虫(Tintinnopsis sp.)、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桡足类无节幼虫(Copepoda nauplii)。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丰度是浅水Ⅰ型网的56倍。两种网型采集浮游动物样品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浅水Ⅰ型网采集浮游动物的香农-威纳指数高于浅水Ⅱ型网,但种类数浅水Ⅱ型网高于浅水Ⅰ型网。两种网型浮游动物样品的聚类分析(CLUSTER)结果一致,均将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划分为3个组群。网型的选择,不会影响聚类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