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湛江具有建设绿色城市的基础条件,选择走绿色城市之路,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湛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要选择。运用评价分析和社会调查分别描述、刻画了当前湛江绿色城市建设的状况及趋势。依据实证分析结论探讨了建设绿色湛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借鉴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论述了海洋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具体内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构成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五大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科学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系统,深入研究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有利于促进区域人与自然在平衡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广东省打造海洋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存在下行风险。其中压力指数波动上升,不稳定性高;状态指数较为平稳,水平低且有轻微下滑趋势;响应指数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特点,与综合系统走势基本一致。耦合协调发展上,各子系统综合协调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处于过渡发展阶段,仍具有很大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推动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联动是提升沿海地区海洋承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议题。基于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非零标准化、熵值法、状态空间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模型,对2008—2018年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时空耦合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综合承载力指数在时序上呈波动下降态势。其中,海洋经济系统承载力水平较高且主导效应明显,相反,海洋资源系统、环境系统承载力水平相对较低,长期处于满载状态。各地市承载力水平空间差异较大,粤西沿海地区的湛江、阳江综合承载力水平最高,粤东沿海地区的潮州、揭阳综合承载力水平最低。从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来看,耦合度、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表明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及各子系统间发展的同步性有所强化;耦合协调类型空间差异显著,以高耦合、高协调类型为主,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粤西沿海的阳江、湛江等地区,东莞、潮州等地区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