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物网研究中。然而,生物样品取样部位对食物网构建的影响的研究相对少见。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潮间带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网研究中有必要对其采样部位进行统一,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较性。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和烟台潮间带10种代表性的大型底栖动物,比较δ13C和δ15N在不同采样部位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底栖动物而言,采样部位将直接影响到δ13C和δ15N的测定结果。当底栖动物作为摄食者,需分析其食性和营养级时,应统一采用肌肉组织,如贝类的闭壳肌或足部肌肉,蟹类的鳌足肌肉,鱼类的背部肌肉;当底栖动物作为被摄食者,需分析次级消费者的食性和营养级时,除多毛类采用去除消化道内容物的体壁外,其他种类应选取整体(难以被消化的组织除外),如贝类的软体部,蟹类肌肉与鳃等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2.
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和2010年采集北黄海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28种(隶属13个属)和2种未定种,优势种为膝沟藻(Gonyaulax spp.)、塔马/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catenella/tamarense)和微小/相似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  相似文献   
3.
烟台四十里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4.
本文于2011年8月连续采集了青岛近岸大气气溶胶TSP(总悬浮颗粒物)样品,运用离子色谱法(IC)测定了可溶性无机氮磷组分的浓度,并估算了其干沉降通量,分析了天气过程对无机氮磷浓度的影响,讨论了大气干沉降对黄海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青岛沿海地区气溶胶颗粒物、NH+4-N、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9.96、9.70、3.08μg/m3,NO-2-N和PO3-4浓度很低,分别在0.15和1.00μg/m3以下;NH+4-N含量约为NO-3-N的3倍,二者之和占总无机氮的99%以上。天气过程显著影响颗粒物及无机氮的浓度和组成,雾天时,颗粒物、NH+4-N、NO-3-N的浓度分别升高到晴天时的1.48、1.98和2.21倍,大风天气下分别为晴天时的1.85、2.84和4.50倍;降雨对气溶胶存在明显的清除作用,对颗粒物和无机氮的清除率分别为7.70%~32.97%和54.16%~64.49%。气象要素和气团来源、路径对气溶胶浓度和组成的影响也十分显著。颗粒态无机氮磷的沉降通量分别为0.55和96.14μg/(m2·d),输入黄海后可产生94.51~138.30mg/(m2·month)的新生产力,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不大,但特殊天气下大气干沉降引起的新生产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颗粒态无机氮磷的沉降通量之比为13.7,沉降后不会使黄海磷限制的营养盐结构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2010-2011年胶州湾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玉珏  刘哲  张永  汪岷  刘东艳 《海洋学报》2015,37(4):103-116
2010年4、6、8、10月和2011年1、3月在胶州湾开展了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研究了表层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调查期间,总无机氮(DIN)、磷酸盐(PO4)和硅酸盐(SiO3)多呈现东北部湾边缘高,而湾内和湾口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表明,DIN和PO4主要受养殖排放、河流径流输入和浮游植物生长消耗的影响,呈现初夏和秋季高,夏末和冬季低的特点;而SiO3主要受河流径流输入和浮游植物消耗的影响,呈现夏、秋高,而冬、春低的特点。营养盐浓度和结构分析表明,胶州湾存在PO4和SiO3的绝对和相对限制;SiO3限制尤其严重,是控制胶州湾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SiO3和PO4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冬季,几乎遍布整个海湾;夏季降水可有效缓解海域的SiO3限制。叶绿素a浓度呈现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季节分布,温度、营养盐浓度与结构和季节性贝类养殖活动是控制胶州湾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烟台四十里湾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探讨沉积物中生物硅对内湾环境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区、垃圾倾倒区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0.71%和0.78%),对应上层水体的富营养化;航道区生物硅含量很低(平均值0.37%),与航船扰动造成的低生产力状况符合.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较好地反映了上层水体的浮游植物状况,并与上层营养盐浓度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沉积环境能够明显影响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沉积和保存.  相似文献   
7.
为节约成本和样品,一些学者同时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碳、氮及其同位素(TOC、TN、δ13C和δ15N)。分析沉积物中的δ13C,需要对样品进行酸化去除无机碳,但是这一酸化过程会使TN和δ15N的分析结果产生偏差,且偏差范围与沉积物中无机碳含量(CaCO3)有关。本研究选取了低CaCO3含量(1-16%)和高CaCO3含量(20-40%)的海洋沉积物样品,比较了酸化过程对TN和δ15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化过程对海洋沉积物中TN和δ15N的分析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对于低CaCO3含量的样品,酸化导致样品中TN流失了约0-40%,δ15N偏移了约0-2‰;而对于高CaCO3含量的样品,酸化导致样品中TN流失了约10-60%,δ15N偏移了约1-14‰。表明酸化对TN和δ15N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仪器的误差范围0.002%(TN)和0.08‰(δ15N),将影响TN和δ15N的环境指示意义。因此,即使海洋沉积物样品中CaCO3含量很低,也必须用原样分析TN和δ15N以避免酸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烟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对烟台3种典型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烟台典型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群落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优势种、多样性等,采用MDS和CLUSTER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并用AMBI和m-AMBI对底栖群落和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1种,其中多毛类动物40种,甲壳动物37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1种,鱼类2种,其他动物2种(包括纽虫和腔肠动物各1种)。多毛类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据了研究区域底栖群落的主要成分,两者分别占据了群落总种数的36.04%和33.33%。从季节来看,3种类型潮间带物种数均为冬季最低,而秋季则普遍处于较高水平。物种丰度在3种类型潮间带的分布为泥沙质的渔人码头泥质的养马岛沙质的辛安河口,3种类型潮间带的丰度主要贡献者分别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动物。渔人码头和辛安河口的生物量均以秋季为最高,而养马岛在冬季达到最高,且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软体动物是3种不同类型潮间带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烟台3种类型潮间带出现的优势种多达15种,但多数优势种仅在某个潮间带的单个季节出现,优势种受季节和潮间带类型的影响明显;日本大螯蜚(优势度为0.29~0.82)是渔人码头全年的优势种,中型阿曼吉虫则是辛安河口的主要优势物种,养马岛的优势物种则为养殖逃逸的菲律宾蛤仔。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烟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原有的潮间带经济种类已经严重退化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光和温度对两种绿潮藻光合途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潮是潮间带绿藻大量增殖形成的高生物量生态灾害,其暴发不仅受到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的驱动,而且与自身光合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绿潮物种—肠浒苔(Ulva intestinalis)和Ulva expansa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培养实验,检测了它们在夏季高温、高光强条件下的光合途径与抗氧化生理特征,并分析了与光合产物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肠浒苔与U. expansa的光合途径与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C4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出现高表达特征,与光、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C3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在中午受到强光抑制;组织δ13C的变化范围为?17.1‰~?15.7‰,表明其光合作用可能由C3和C4途径共同参与。后者的C4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表达较弱,且与光、温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C3光合途径关键酶活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光抑制现象;组织δ13C的范围为?23.5‰~?21.9‰,表明其光合作用主要依靠C3途径进行。此外,肠浒苔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在高温、高光强条件下启动C4光合途径密切相关。肠浒苔与U. expansa的比较研究说明,藻类C4光合途径存在显著种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研究结果显示:闽江口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多毛类。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为6.13 g (AFDW)·m-2·a-1(AFDW,去灰分干重,ash-free dry weight)。在季节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11.04 g (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为2.25 g (AFDW)·m-2·a-1;在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P03断面,为10.23 g (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P01断面,为2.54 g (AFDW)·m-2·a-1。大型底栖动物年均P/B值(B=Biomass,生物量)为2.31 a-1,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3.17 a-1,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为1.74 a-1;且P02断面的P/B值高于其他2条断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次级生产力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B值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繁殖快的小型甲壳类蜾蠃蜚(Corophium sp.)为主,使该潮间带区域的P/B值高于其他临近潮间带区域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