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0篇 |
国内免费 | 417篇 |
完全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海洋学 | 2026篇 |
出版年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71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南海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混合同化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6
应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对冬季南海由TOPEX/Poseidon得到的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进行混合(blending)同化试验。混合同化的权重系数由以下两者决定:南海POM模式对冬季风强迫产生响应的海面高度场之标准方差;对应期间TOPEX海面高度资料的标准方差。同化结果表明,混合同化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同化方案。同化得到的南海环流结构与未同化的模式响应场比较可以发现:海面高度资料的同化试验能够有效地修正南海环流的若干大尺度特征,特别是对冬季黑潮入侵南海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同化结果有了更准确的描述。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修正表现在:同化试验中瞬变的中等尺度涡旋得到加强,体现了南海海洋天气尺度涡被资料同化所“唤醒”(trigger)。这种“唤醒”不仅明显地反映在表层环流场中,对南海次表层动力、热盐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东海浮游动物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6
浮游动物生物量属于海洋次级生产力的范畴,在海洋食物链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其生产力大小的探讨,可以评价海洋渔业资源的潜力和开发远景,由此可以看出浮游动物生物量,是渔场调查中必要的基础资料。 东海是我国海洋渔业十分重要的开发区域。这里有鲐鲹等中上层鱼类;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底层鱼类。这些鱼类都有比较广泛的食性,在它们发育早期或者直到成年阶段,必须有依赖浮游动物为食的时期。因此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经济鱼类的幼鱼或成鱼的数量分布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为1971年7月至1974年6月,共历时4年,在北纬27°—32°、东经127°以西海区所进行的35个航次,1577个测站的调查资料。采集系用大型浮游动物网(口径80厘米,网目每厘米15个)由底到表垂直拖网。采 相似文献
8.
9.
10.
印度洋-太平洋海温的年际、年代际异常及其对亚洲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26
运用EOF分析方法,对近50a的印度洋-太平洋SST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 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表明:在近50a中,SST的第一气候模态与 第一气候模态与年代际尺度变化相对庆,并经历了两次气候突变,分别在1956年和1976年前后,第二气候模态与ENSO事件相对应,其空间分布反映了厄尔尼诺发生时SST的异常分布。中国东部降水以及亚洲季风异常不仅与ENSO事件有关,而且受到年代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