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国内目前缺少流量在线监测不确定性评估方面的研究,针对江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本文采用不确定度概念对不确定性进行评估,给出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各来源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以及江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总不确定度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辽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大连市2016年滨海湿地基本状况信息,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研究区水鸟及栖息地概况,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开展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情况,简要阐释了当前滨海湿地管护工作中存在的功能退化等问题,辨识性分析了引发问题的填海造地、建设力度与保护经费不足等驱动力因素,提出了应从健全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制度机制、加大新建保护区与已建保护区管护工作力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工作、严格自然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和加强滨海湿地调查监测6个方面加强滨海湿地管护工作的对策及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辽宁长海浮筏养殖对聚球藻蓝细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辽宁省长海县海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是辽宁省的水产养殖重点海域.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虾夷扇贝,已发展成为长海县的支柱经济产业,其产值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长海海域生态环境存在急剧恶化趋势,增养殖海域自身污染越来越为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成为限制海洋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4.
离心转速对渤海灰白冰脱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验室离心实验,研究了离心转速对渤海灰白冰脱盐、脱盐效果以及主要超标水质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离心转速的变化对灰白冰的脱盐、脱盐效果均有显著影响.离心转速达到2000r/min左右时,脱盐冰的全盐量基本降到标准要求.实验中,灰白冰的离心脱盐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一般可达80%~90%以上,在3000~4000r/min离心转速时,渤海灰白冰脱盐率最大,可达到90 96%.离心转速的变化对灰白冰中主要超标物质的去除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硫酸盐含量变化幅度最大,下降了73.19%~96.52%;盐度也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硫酸盐,降幅在71.86%~93.55%之间.pH值没有发生恶化,保持在7.5左右.因此,离心转速是渤海灰白冰离心脱盐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性因子之一.渤海灰白冰经过实验室离心脱盐后,全盐量等各项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沿海核电站的快速建设,加之日本福岛核事故持续泄漏的影响,海洋核污染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海洋核污染的现状及放射性核素在海洋各介质中的迁移特点,并就海洋中主要人工放射性核素137 Cs 和90 Sr 的含量水平,以及在海水中的扩散、海洋生物中的吸收与富集、海洋沉积物中的吸附与转化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海洋微表层这一特殊生境中的细菌类群,于2010—2011年4个航次对北黄海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中的总菌丰度、可培养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总菌丰度,平板计数法测定可培养细菌丰度,PCR-16SrDNA分析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微表层海水总菌均值为1.76×106 cell/mL,次表层海水总菌均值为1.07×106 cell/mL。可培养细菌丰度范围是1.00×102~1.70×106 CFU/mL,微表层和次表层可培养细菌所占总菌数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3.05%和0.45%。微表层对总菌的富集因子(EF)均值为2.02,可培养细菌的EF均值为74.16。PCR-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可培养细菌分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4.34%)、厚壁菌门(Firmicutes)(1.8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89%)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89%)4个类群。本研究初步发现,微表层对细菌具有较强的聚集作用,尤其对可培养细菌聚集作用更为明显。微表层中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与次表层有所不同,其种类丰富,来源和功能多样。由此可见,微表层独特的生境成就了其独特的微生物类群,其生态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The living coccolithophores(LC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calcified taxa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and major producers of marine biogenic inorganic carbon,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rine carbon cycle.In this study,we report the two-demensional abundance,composition of LC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spring and autumn,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role of LCs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Bohai Sea.In spring,totally 9 taxa belonging to coccolithophyceae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polarized microscope at the 1 000× magnification.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Emiliania huxleyi,Gephyrocapsa oceanica,Helicosphaera carteri,and Calcidiscus leptoporus.The abundance of coccosphores and coccoliths ranged 0–7.72cells/m L,and 0–216.09 coccoliths/m L,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0.21 cells/m L,and 11.36 coccoliths/m L,respectively.The Emiliania huxleyi distribution was similar to Gephyrocapsa oceanica.The highest abundance of coccoliths was observed in the east of Shandong Peninsula in northern Yellow Sea,whereas Helicosphaera carteri distributed more widely.Emiliania huxleyi and Gephyrocapsa oceanica were the two predominant species in LCs with higher abundances.The distribution of LC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occoliths.In autumn,14 taxa belonging to coccolithophyceae were identified with dominant species as Emiliania huxleyi,Gephyrocapsa oceanica,Helicosphaera carteri,Calcidiscus leptoporus and Oolithotus fragilis.The abundance of coccosphores and coccoliths ranged 0–24.69 cells/m L,and 0–507.15 coccoliths/m L,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1.47 cells/m L,and55.89 coccoliths/m L,respectively.The highest abundance of coccoliths was located in Qingdao coastal waters and south of the survey area.The distribution of LCs was similar to the coccoliths; in addition,LCs presented large abundance in the east of the central Yellow Sea area.  相似文献   
8.
文章确定了国家重要滨海湿地的认定标准、范围划定原则、命名规则、申报与评定程序,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我国重要滨海湿地选划的方法体系。以盘锦滨海湿地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从滨海湿地水鸟角度考虑,在盘锦境内共选划出辽宁盘锦南小河国家重要滨海湿地和辽宁盘锦鸳鸯沟国家重要滨海湿地。在天然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和退化的背景下,文章建立的方法体系将为我国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河口沉积物中古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旨在了解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古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构建古菌和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的方法,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高于古菌多样性,近岸细菌和古菌多样性高于远岸,即河相区(0.8~7.04)细菌多样性高于混合区(13.1~20.7)和海相区(24.2~31.5);主要古菌群落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72.73%)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25.05%),其中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0.001%)只在河相区站位被发现;细菌群落组成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1.94%)为该河口的优势菌群,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1.21%)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5.59%),其他门类如蓝藻门(Cyanobacteria,3.03%)等比例较小。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度分析表明:影响表层沉积物中古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氨盐、泥、酸碱度、盐度、电导率和砂,而细菌群落的分布主要受到溶氧、泥、砂、黏土和总磷的影响。由此可见,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存在空间异质性,不同微生物对同一环境条件的响应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中改善水质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都是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提出的,两项标准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抓手,在水污染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对我国现行两项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两项标准之间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项标准间存在水质分类不衔接、水质指标设置不衔接、部分指标分析方法不同和部分指标标准限值衔接不科学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建议应加强水质基准研究,尽快启动水质标准修订;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科学设置氮、磷指标;关注健康、安全,强化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科学划定河口区范围,制定河口区专属水质标准,旨在为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使水环境质量标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和陆海统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