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于1996年8月在胶南市棋子湾海珍品育苗采集已孵化5天,在壳长达到145μm的泥蚶面盘幼虫,利用Coulter counter颗粒计数器测量泯蚶幼虫培育水体中饵料颗粒物质浓度的变化,对泥蚶幼虫的滤水率、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并得出泥蚶幼虫滤水率,摄食率与生殖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泥蚶幼虫的壳长与其滤水率和摄食率均呈正相关,即幼虫工越长,其滤水率和摄食率越高。相同环境条件下,幼虫的培育密度与其滤率呈 相似文献
3.
1996~1997和1999年在浙江省乐清市东发水产育苗场和福建省宁德市四海水产育苗场分别研究了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泥蚶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泥蚶浮游幼虫的适宜温度为25~33℃,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稚贝的适宜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浮游幼虫的适宜盐度为16.54~30.02,最适生长盐度为1654~23.38;稚贝的适宜盐度为10.01~30.02,最适生长盐度为10.01~23.38.泥蚶幼虫和稚贝对高温和低盐海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与它们夏季的繁殖期和自然分布于内湾河口区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泥蚶5种组织中的19种同工酶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除其中4种酶未显示任何有活性的区带,两种酶只显示极微弱且不稳定的区带外,其他种酶类在各个组织中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图谱,且这些酶在分布和活性上均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说明泥蚶组织中已存在相当丰富和完整的酶系统,基本具备了与高等动物相类似的机体代谢方式,而且这些酶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组织分布上的自我调控机制.同时与其他贝类和高等动物相比,泥蚶的同工酶基因的表达既表现出了与其分类地位相一致的特征,又反应出在分类阶元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用鳃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科泥蚶、毛蚶、魁蚶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们的染色体数目(2n)和总臂数(NF)都相同,但是染色体组型不同,泥蚶染色体组型2n=38,28m+10sm;毛蚶2n=38,14m+22sm+2st;魁蚶2n=38,12m+20sm+6st.亚端(st)着丝点类型染色体泥蚶没有,毛蚶有1对,魁蚶有3对。3种蚶染色体组型都是以中部(m)和亚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为主要类型;染色体长度由大到小都呈比较均匀地递减;最大染色体的绝对长度都不超过5μm,最小的都在2μm左右。臂间倒位可能在染色体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种蚶种间杂交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7.
三唑磷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48h LC50为21.0mg/L,96h LC50为10.2mg/L,依此设计三唑磷对泥蚶的胁迫质量浓度(1.1,2.2,4.4,22mg/L),分别于胁迫后第0.5,1,2,4,8天及解除胁迫后第4天采样,研究三唑磷胁迫后泥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三唑磷胁迫浓度和时间的不同,泥蚶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在0.5,1d时各处理组的SOD无显著影响,从第2天起,SOD活性显著下降,48h的LC50为3.62mg/L;CAT的活性在第1天显著升高,而后逐渐降低。三唑磷胁迫下,SOD,CAT活性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胁迫解除后,蛋白质、SOD和CAT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泥蚶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机能。 相似文献
8.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不同地理居群同工酶变异及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韩国釜山、山东荣成、浙江奉化和乐清、福建福鼎、广东汕头和湛江7个地理群体的泥蚶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检测的MDH、ADH、ATPase、LDH、POD、IDH、SOD、SDH、ME、SCD和EST等11种同工酶中,除ATPase外其他10种在各地理群体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特别是汕头和湛江两地理群体与其他5个地理群体之间的这种差异尤其显著,两组间的平均酶距达0.4209,而汕头和湛江群体间的差异较小,两者酶距为0.0909;釜山、荣成、奉化、乐清、福鼎5个群体间的平均酶距也只有0.0191。这说明上述7个地理群体泥蚶已明显分化为两大类群,汕头和湛江群体为一类群,其他5个群体为一类群,两大类群的分界线在东海和南海的分界处。还对不同泥蚶群体间的同工酶分子标记的建立、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及泥蚶群体间分化的可能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泥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群泥蚶的5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韩国自然种群、广西自然种群、乐清自然种群、山东自然种群和乐清养殖种群泥蚶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氢酶(CAT)、醇脱氢酶(ADH)、苹果酸酶(M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群泥蚶的ME同工酶无差异;ADH和SOD同工酶除韩国自然种群泥蚶外,其它4个种群泥蚶无差异;MDH同工酶除乐清自然种群和养殖种群泥蚶外,其它3个种群泥蚶均有差异;CAT同工酶在广西自然种群泥蚶中没有表达,在韩国自然种群泥蚶与山东自然种群、乐清自然种群和乐清养殖种群泥蚶中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泥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的宏观和组织切片观察以及各期生殖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泥蚶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按肥满度的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泥蚶的性晚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至少有二次集中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