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48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10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热井中地下热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接受补给时的温度以西安地区最低,咸阳次之。同时应用Na-K-Mg三角图和水化学平衡温度理论的方法,估算在平衡条件下关中盆地最大热储温度为118℃。热储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关中盆地腹部应为中低温热储层。  相似文献   
2.
几种因子对鞍带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梯度的盐度、pH、温度及低温保存时间对鞍带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鞍带石斑鱼精子活力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7.5~35.0,最适盐度为32.5,此时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分别为13.2min和14.8min;最适pH为8.5,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最长,分别达12.7min和17.3min;温度范围为27~31℃,以29℃时快速运动时间最长,达16.6min;在0~4℃冰箱保存6h后鞍带石斑鱼精子活力未显著降低,其中保存前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18.4min,保存6h后为18.2min,保存120h后仍有活力,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2.3min,精子激活率为3.3%。以x为保存时间,快速运动时间y和寿命y′符合线性方程y=-0.8334x+19.164(R2=0.9856),y′=-1.1358x+27.8(R2=0.9573)。  相似文献   
3.
通过矢量质子磁力仪FHD-1各分量北京时21点数据、日均值数据和室内记录的温度值作相关性分析,探讨温度对线圈和产出的数据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耦合作用实现方式的不同,将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分为“力学”耦合和“参数”耦合两大类,“力学”耦合通过场之间的某种力学作用或过程实现,而“参数”耦合则通过场的控制参数的变化而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下旬福建沿海表层温、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沿海2006年8月20~24日表层温、盐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受九龙江、晋江以及闽江冲淡水的影响,福建沿海存在较强的河口锋.(2)在东山、平潭附近海域存在上升流迹象.(3)在沿岸区,潮汐对海水表层温、盐分布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温度梯度(14、19、24、29、34℃),海水盐度为32,研究温度和规格对管角螺Hemifusus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29℃范围内,管角螺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29℃时达到最大值;14~34℃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单位软体部干重的增加而下降,管角螺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R)、排氨率(NR)之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幂函数方程OR=aW-b、NR=cW-d,W与OR、NR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行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视频记录分析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的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及相关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由29℃骤降至18和23℃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明显下降,索饵时间显著增加(p<0.05);当温度由29℃骤升至36℃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显著升高(p<0.05),索饵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盐度由30骤降至5和10时,对虾表现出强烈的逃避行为,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观察时间内没有发生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8.
热红外遥感利用传感器探测所得的地物热红外辐射来反演地表温度等重要的地表环境参数.地物的发射率是反演地表温度的关键参数,但地物表面结构、温度和观测角等影响因素使得地物发射率的直接测量变得较为复杂.在大量野外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光谱平滑迭代法最适合地物光谱发射率的野外测量,其反演的温度和实测温度最接近.  相似文献   
9.
经对地电阻率ρs观测值的分析研究,发现观测数据因受本身台址电性条件的限制,观测深度较浅,受降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明显.运用合肥地电阻率北南、北西向2007-2013年观测资料月均值与温度、降水、地下水位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地电阻率进行校正,以反映地电阻率的真实变化,达到提取地震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北大西洋涛动(NAO)出现了明显的年代际东移现象。而近十几年欧洲地区出现了频繁灾害性天气,它是否与NAO东移现象有关不清楚。本文拟通过NAO逐日指数挑选出1950~2011年冬季的所有in—situ(原地)NAO事件,并将其划分为偏东型(ENAO)和偏西型(WNAO),然后研究了两种类型的NAO事件与大西洋-欧洲阻塞事件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欧洲大陆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结果发现:当NAO是负(正)位相时,大西洋-欧洲阻塞呈西北·东南(西南-东北)分布,而且当NAO为负位相时,阻塞有两个活动中心:格陵兰阻塞和欧洲大陆阻塞。当NAO负位相事件偏东(西)时,阻塞趋于在欧洲大陆(格陵兰)产生。当NAO正位相事件偏东(西)时,阻塞趋于在南欧的下(上)游地区产生。同时发现偏东型的负位相(ENAO^-)会引起欧洲大陆大幅度的降温,并且范围和强度都要比偏西型负位相(WNAO^-)影响的要大,特别是它对中欧、东欧及南欧的降温影响更显著。而偏东型正位相(ENAO^+)和偏西型正位相(WNAO^+)会引起欧洲大陆升温,但偏东型正位相(ENAO^+)引起的升温幅度较大且范围更偏东部和南部。此外还发现NAO^+事件对应的欧洲地区降水正距平呈现出单支分布,并且ENAO^+对应的降水更偏欧洲北部。而NAO^-事件期间降水则呈南北双支结构分布,但由于ENAO^-事件引起的大幅降温,使得欧洲南部特别是地中海地区容易发生极端降雪天气。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偏东型和偏西型NAO事件产生的可能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