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0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523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江苏重力测网2014-2017年重力场观测资料,采用绝对重力控制与相对重力联测相结合的平差方法,获取2016年射阳MS 4.4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图。根据射阳MS 4.4地震前后射阳地区各测线重力段差变化特点,绘制重力场等值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相关机理,探讨重力场变化与该地震的内在联系。同震观测数据显示:射阳MS 4.4地震发生在重力异常值高梯度带附近,发震时震中地区位于NS挤压正异常、EW张拉负异常状态,震后区域重力梯度变化量开始减小,是一种典型的重力异常调整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地震活动大数据进行挖掘,识别出一些过去认识不到的异常,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川滇部分地区(24°N—32°N,98°E—106°E)地震目录,采用滑动的时空窗口,选取16个反映地震时空强度分布特征的地震预测因子,建立了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对研究区域9个子区块未来一年的最大地震震级进行预测.通过设置训练集∶测试集=8∶2和训练集∶测试集=7∶3两个不同的训练测试模型,对过往发生的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报.结果表明:训练集∶测试集=7∶3模型能够利用1970年1月至2004年9月的地震目录进行学习,成功回溯性预报2008年汶川地震;训练集∶测试集=8∶2模型利用1970年1月至2009年5月资料进行训练,回溯性预报2010—2019年间6级以上地震的R评分为0.407,回溯性7级地震预报时准确率高达92.31%.本文还探讨性给出预测意见:2022年2月前研究区西部、中部、东部、西南部存在发生5.1~5.3级地震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震》2014,(2):F0003-F0003
<正>《华南地震》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地震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诱发地震、防震减灾对策等方面的论文、综述、评论、科研简报和问题讨论等,为地震科研、观测、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以及建工、水工、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园地,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I)来稿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引言(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英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11日,四川省地震局与四川省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组织召开"芦山7.0级强烈地震科考成果应用研讨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四川省地震局局长张宏卫出席会议,地球所科考组专家、四川省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委员会、空间观测专业委员会、地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震》2014,(1):F0003-F0003
<正>《华南地震》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二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地震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诱发地震、防震减灭对策等方面的论文、综述 ,评论、科研简报和问题讨论等,为地震科研、观测、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以及建工、水工、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园地,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6.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最佳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LURR)是从测震学中移植过来的、用于地震中期分析预测的一种地磁学方法。笔者应用红山地震台地磁数字化观测数据进行了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分析,经过统计得出在阈值选择为3.0时对地震进行预测的效果比较好,其与地震的对应概率为42%。同时,笔者还认为可能受限于方法本身及外界因素,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进行地震预测时,其虚报率及漏报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天山构造带区域为例,分别用精密水准和GNSS给出地壳形变垂直运动速率矢量图,对其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基于优势互补原则,给出二者融合的形变图像。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该方法得到的垂直形变图在强震中长期预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西部重力场变化与强震危险性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石  徐伟民  蒋长胜 《地震学报》2015,37(4):575-587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西部流动重力测量获得的区域重力场变化数据, 尝试对其进行多种位场变换, 在一定空间尺度约束下定义了6种区域重力场变化指标量. 在此基础上, 以中国大陆2002年、 2005年和2008年等3期数据为研究对象, 计算并统计了中国大陆西部MS≥6.0地震震中位置处震前重力场变化及各种导出参数值, 尝试初步构建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地震重力学科指标体系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 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位置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 但是重力场变化的垂直梯度和解析信号模量具有一定的地震预报意义, 适合作为地震前兆异常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四光教授关于地震地质工作中地震预报方面的重要观点和思想主要包括:地应力变化与地震密切相关;地震活动带中也存在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全岛”理论);地震地质调查是地震预报的基础;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地应力的变化过程是地震预报的关键.他的“安全岛”理论及地震预报思想至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Based on the body strain record of Tiantanghe station from 2008 to 2014,we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body strain record and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epicenter distance of the earthquakes,which occurred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with MS≥6. 0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th MS≥7. 0.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results,we propose a statistical formula between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 of earthquake 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body strain record,the epicenter distance: M_S~*= 0. 37 ln A_max+ 0. 57 ln D + 0. 07. We can also derive a theoretical estimation formula for the maximum amplitude: A_max=e~(2. 7(M_S~*-0. 07))D~(-1. 54).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body strain record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picenter distance,and show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product. We further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adding instruments with high frequency sampling to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dicuss the prospects for precis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