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及时掌握水稻的时空分布信息,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至关重要。论文利用综合考虑植被物候和地表水变化的水稻自动制图方法,结合海拔、地表水体因素开展2001—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的时空演变研究。通过889个地面调研点位对水稻分类结果验证,总体精度达90.66%,Kappa系数为0.8128。研究表明:① 21世纪初,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先略减后持续增加的趋势,2017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001年的2.13倍。其中,水稻扩张面积的60%分布在三江平原,30%分布在松嫩平原,下辽河平原仅占不足5%。水稻扩张的海拔优势区间在200 m范围内,随着海拔的上升水稻扩张与地表水关系越来越密切。② 三江平原内,水稻扩张幅度在海拔30~70 m范围内逐渐增加,使优势区间从相对高度70 m缩减至40 m内,也使得分布优势逐渐趋向于距地表水体较远的区域。而松嫩平原和下辽河平原水稻种植分布的海拔优势区间始终分别保持在相对高度100 m、40 m内。③ 三江平原水稻的集中分布和急剧扩张,使水稻分布优势逐渐趋向于距地表水体远的区域,这将对地下水带来更大的压力;而松嫩平原水稻分布受地表水体影响较大,分布优势随着距地表水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可为农业部门评估水资源承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序列的Sentinel-1A数据,利用光谱相似性方法(SSM)对广东省台山县汶村镇和海宴镇进行了水稻识别。首先将SSM应用于时间序列SAR图像中,计算光谱相似度;再通过设置阈值获得初始水稻种植面积图;最后消除斑点噪声,获得水稻种植面积图。结果表明,基于VH极化图像,利用SSM和阈值法获得的水稻种植面积图的总体精度最高为97.34%,Kappa系数为0.94。因此,时间序列Sentinel-1A数据对于识别水稻或其他作物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理环境要素的叶面积指数遥感定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积指数(LAI)是分析冠层结构最常用的参数之一,它控制着植被的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和降水截获。但是通过地面直接测量来获取大面积的LAI十分困难,而传统的基于单植被指数的LAI反演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以福州市辖区与闽侯县的阔叶林和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水稻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单植被指数的LAI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引进植被含水量、植被覆盖度和地形3个核心环境因子来建立LAI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最佳植被指数与环境因子的LAI估算模型与未考虑环境因子的单植被指数LAI估算模型相比,其验证精度有所提高。其中,就阔叶林的LAI定量反演模型而言,R~2由0. 706~0. 717提升至0. 755,RMSD由0. 292~0. 297降低至0. 271;就生殖生长阶段的水稻LAI定量反演模型而言,R~2由0. 724~0. 879提升至0. 952,RMSD由0. 696~1. 054降低至0. 441,实现了较高精度的LAI定量反演模型,为福州市辖区及其周边闽侯县区域的LAI快速定量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融合时间序列环境卫星数据与物候特征的水稻种植区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文杰  曾永年  张猛 《遥感学报》2018,22(3):381-391
获取高精度的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对于农业规划、配置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尺度的水稻面积获取依赖于高时空分辨率影像,但受卫星回访周期和气候影响,难以获取足够时间序列的高时空分辨率影像,从而影响水稻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精度。为此,提出适应于中国南方多雨云天气地区,基于国产环境卫星(HJ-1A/1B)与MODIS融合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的新方法。以洞庭湖区为实验区,利用STARFM模型融合环境卫星NDVI数据与MODIS13Q1数据,获取时间序列的环境卫星NDVI数据,利用水稻关键期的NDVI数据结合物候特征参数对水稻种植区域进行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区域水稻种植的面积,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的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达到91.71%与0.9024,分类结果明显优于仅采用多光谱影像或NDVI数据。该研究为中国南方多雨云天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对重金属元素毒性具有拮抗作用,通过食物链转化方式获得硒是人体最主要和最安全可行的途径。以荔波县大面积分布的天然优质富硒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分析了30组水稻籽实和配套根系土样品,据此评价稻米食用安全性,研究水稻—根系土系统硒含量关系,探究土壤理化条件对水稻硒吸收运移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区富硒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研究区水稻根系土硒(SeS)含量大部分达富硒水平,平均值为0.41×10-6,稻米硒(SeR)平均值0.030 7×10-6,绿色安全稻米占70%;水稻根系土中SeS和Fe2O3、Al2O3、MgO、有机质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Cr、Cd等重金属元素呈伴生关系;水稻籽实SeR与根系土Se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水稻籽实硒富集系数与根系土SeS、As、Cd、Cr、Hg、Ni、Al  相似文献   
7.
矿渣和酸性矿山废水的排放会使矿区周围的农田受到污染。为研究厌氧条件下矿区农田中氮和砷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摇瓶实验探究了含砷水铁矿在厌氧含氮农田中释放的砷形态的变化,通过柱实验探究了水稻生长对氮、砷形态和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厌氧条件下,外源氮的加入促进了砷污染水稻土中As(Ⅴ)的还原,使生成的As(Ⅲ)浓度最高达396μg/L;在柱实验模拟的厌氧农田不同层位中,水稻的生长过程促进了氮和砷的还原以及砷向下层位的迁移,使装置中的As(Ⅲ)浓度最高达517μg/L;摇瓶实验和柱实验在相近的厌氧条件下,NO-3的存在能够直接参与As(Ⅴ)还原。研究结果为农田砷污染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的超标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Cd。土壤Cd活动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成土母质对土壤Cd活动性影响的研究成果还鲜有报道。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由第四纪沉积物、酸性侵入岩和陆源碎屑岩3种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水稻土样品235件,查明了土壤理化特征,探讨了Cd全量及其活动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水稻土理化性质、Cd全量及其活动态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形成的水稻土CaO、K2O、Na2O、TFe2O3、阳离子交换量(CEC)、pH、有机质、黏粒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酸性侵入岩和陆源碎屑岩,Cd超标最为严重,不同方法提取的Cd活动态含量也最高;陆源碎屑岩发育形成的水稻土中Cd全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均强于其他两类成土母质;酸性侵入岩发育形成的水稻土中Cd全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较弱。Cd全量对其活动态含量有重要影响,此外,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Cd活动态含量与pH、有机质和TFe2O3  相似文献   
9.
近地面成像光谱技术在水稻氮诊断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测量水稻氮含量的形态诊断法和化学分析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测量的结果也不够精确,并且得不到及时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和产量.而基于成像光谱技术对水稻进行的氮诊断,可以做到对水稻的无损坏和精确测量,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氮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同时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做到了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是以4种氮素水平的水稻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经过利用平面场模型进行反射率转换和平滑等一系列的预处理,选出各类别的样本数据,提取出了水稻叶片反射光谱的敏感波段与植被指数等特征,发现最佳识别特征,从而根据识别特征建立决策识别模型,并且不断反复验证和修正模型,总体精度能够达到87.7%.  相似文献   
10.
9月24日上午。阴。从隆回县城往北出发,一个小时后,到达司门前镇雷锋村,距离魏源故居5公里。这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稻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9月19日向全世界公布。7年奋斗,袁隆平终于成功实现了亩产超900公斤的目标。当时,81岁的袁隆平还兴奋地向世界许诺:“10年以后,争取亩产一千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