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axially loaded Timoshenko beam coupled with a multilayer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TI) half-space subjected to a moving load. An axial force induced by the thermal expans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Timoshenko beam. The half-space considers the alternate distribution of an arbitrary number of TI elastic and poroelastic layers to model foundation soil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To 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urier transform is adopted. The stratified foundation is formulated by extending an “adapted stiffness matrix method” to a more general scenario with an arbitrary number of layers. The beam is then coupled with the foundation to derive solutions to the system in the frequency-wavenumber domain. The final results in the time-spatial domain are recovered by th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After confirming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pore water existence, the transverse isotropy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the axial force are investigated.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effect of pore water existence on the maximum beam deflection can reach 22% in this study. The transverse isotropy of the elastic and shear moduli influences the critical speed of the beam deflection by altering the phase velocity of the first wave propagation mode of the beam-foundation system. The vertic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horizontal one in determining the excess pore pressure. The rise of the beam temperature (axial force) decreases the critical speed and magnifies the vibrations.  相似文献   
2.
宋中华  田慧  王静 《测绘通报》2020,(11):120-123
为了解决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中测船姿态对单波束数字测深数据的影响,本文利用姿态传感器对测船的姿态进行了有效改正。试验结果表明,姿态修正技术对数字测深仪瞬时水深进行改正后,其测深结果与传统的人工水深曲线改正后成果比较,中误差为0.089 m,试验段面0 m线以下面积相差不超过0.22%,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提高了海区测验中测深成果的精度,为数字技术在海区测量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联肢剪力墙中小跨高比连梁发生低延性的剪切破坏,增强连梁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可在单连梁中轴线位置设置半通缝并配置交叉斜筋,形成半通缝连梁。本文完成了的对7种连梁的模拟,分析了在小跨高比、低周反复荷载作用条件下不同类型带楼板连梁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以及不同跨高比、不同开缝位置对带楼板半通缝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楼板会使半通缝连梁的剪压比增大,延性下降;但相比于普通连梁和双连梁,半通缝连梁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可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仅利用结构损伤状态的柔度矩阵对结构进行损伤程度识别,先对损伤状态的均匀荷载面曲率曲线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根据曲率曲线差判断结构的损伤位置,对损伤位置的点进行剔除后,再利用未损伤位置上的点进行局部最小二乘法拟合,代替损伤前的均匀荷载面曲率曲线,用于结构的损伤定位与定量。通过一简支梁数值算例,先以理论的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考虑单损伤和多损伤的情况,进行损伤识别分析,再分析多项式次数、测点数目以及不同噪声水平对损伤定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次数越高拟合误差越小,但差别不明显,采用理论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即可满足结构损伤识别要求,无噪声的情况下,测点数目减半不影响损伤识别的精度,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维静电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电子束流不稳定性,其中束流电子的温度远大于背景电子的温度.结果发现,所激发的波动主要是电子声波,波动的演化经历了线性增长和非线性饱和两个阶段.在非线性饱和阶段,由于电子声波相速度随频率是变化的,它可以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将背景比较冷的电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此外,还研究了束流电子的温度、束流电子和背景电子的相对密度以及束流电子的漂移速度对电子束流不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桥梁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裂缝,为分析移动荷载对开裂混凝土桥梁结构刚度的影响,对开裂梁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建立简支T梁桥有限元模型,并将移动荷载施加至有限元模型中。根据简支T梁桥破坏横向分布位置和强度的不同,研究不同工况下各梁荷载横向分布及不同移动速度对裂缝扩展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较大的移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开裂,导致结构刚度减小、位移增大;随着移动荷载和速度的增加,开裂时间增加,结构刚度降低,持续时间增加,位移增大,使结构响应呈现明显非线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主塔横梁对无背索斜拉桥结构的静动力特性影响,以某无背索斜拉桥为原型,采用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实心横梁、大空心横梁、小空心横梁与无横梁四种主塔横梁方案的静、动力结构特性。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四种对比方案中,实心横梁的拉索应力接近安全系数临界值;横梁重量越大,主梁挠度及主塔顺桥向变形值越小,且未设置横梁的方案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主跨侧的收缩徐变变形值。动力计算结果表明:大空心横梁方案结构横桥向刚度最大塔底轴力最大、横桥向弯矩值最大;无横梁时横桥向剪力最大,且无横梁方案使得主塔刚度较小,阵型易出现主塔横向失稳。综合考虑结构静、动力特性与施工便利性和后期维护,建议该结构采用实心主塔横梁。  相似文献   
8.
陈世杰  马巍  李国玉 《冰川冻土》2020,42(4):1407-1416
冻土CT图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形伪影和射线束硬化伪影。为解决这些问题, 分析了两类伪影的特征和形成机理, 提出了降低伪影的硬件优化方案。首先, 通过改变X射线管电压, 以此改变X射线光通量来降低冻土CT图像的环形伪影。其次, 利用不同厚度的滤过材料, 将X射线中的低能射线预先过滤, 使得穿过冻土试样的X射线能谱范围变窄, 以此来降低射线束硬化伪影对试样的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将扫描电压提高到120 kV既能有效降低同类型冻土试样CT图像中的环形伪影, 又能保证图像的质量; 选用材质为2A12、 厚度为18 mm的航空铝材, 在扫描电压为120 kV、 扫描电流为230 mA的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射线束硬化所造成的伪影。  相似文献   
9.
选取已有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RCS)框架的低周期反复试验数据,采用地震工程开源模拟软件OpenSees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骨架曲线与滞回曲线,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随后考察弯矩放大系数(Mc/Mb=0.86、1.48、2.04)、柱轴压比(n=0.06、0.2、0.3、0.6、0.8)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各参数下框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特征阶段的荷载与位移值。分析了框架的破化过程、延性与强度退化。结果表明:RCS组合框架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变形及耗能能力;随着弯矩放大系数的减小、柱轴压比的增大,框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屈服状态提前、位移延性降低。分析结果可供有关研究或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Mid‐rise to high‐rise buildings in seismic areas are often braced by slender reinforced concrete (RC) walls, 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by RC floor diaphragms. In design, it is typically assumed that the lateral forces are distributed in proportion to the wall's elastic stiffness. Pushover analyses of systems comprising walls of different lengths have, however, shown that large compatibility forces can develop between them,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esign, but the analyses have also shown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computed forces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modelling assumptions. Using the results of a complex shell element model as benchmark, different simple hand‐calculation methods and inelastic beam element models are assessed and improved to yield reliable estimates of the base shear distribution among the individual walls comprising the interconnected wall system.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