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201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在许多台站都已经配备了PC-1500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观测发报能大大地减少错情,提高测报质量。但是如使用不当,结果就会出错,而且这些错误不容易被发现。例如三次观测站2时要素的反查计算在14时前进行和14吋后进行,海平面气压计算结果就会不一样。我站曾发生过这样的一次错误,原因是14时前或后进行计算在求算T_m时结果不一样。因为求算T_m时用到2时的气温和前一天14时的气温(前12小时气温)。反查计算如果在14时观测前进行T_m求算不会出错,在14时后进行就会出错,计算机会将当日的14时气温当作前12小吋气温(计算机取最近一次14时的气温资料),使T_m发生错误而导致海平面气压计算出错。  相似文献   
2.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淮北地区108个气象站逐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 K突变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年、季)和干旱程度(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分析了淮北地区1961—2015年干旱频率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地区1961—2015年总体呈干旱略加强趋势,其中1998—2001年干旱发生最频繁,干旱强度、极端干旱及中等干旱的频次均呈增加趋势。2011年淮北地区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起淮北地区夏季经历了先湿后干的转变,2013年是夏季转向干旱化的突变点。秋冬两季是淮北地区发生干旱频率较高的季节。秋季干旱分布广、旱情最为严重,淮北地区北部是秋季干旱的高发区;冬季发生中旱以上干旱的地区分布较广,主要位于淮北地区内的安徽片西部和江苏片中部。春夏季发生高频率干旱的区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