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岩盐样品中的氯和离子的含量,测定氯离子时以KNO_3和柠檬酸三钠为离子强度调节剂,测定离子时以硝酸钾、柠檬酸和柠檬酸三钠为离子强度调节剂,Na_2SO_3为还原保护剂,再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外盐桥填充均为0.1mo L/L的KNO_3溶液。结果表明和氯离子线性良好,氯离子检测下限为0.0116μg/g,有良好的样品回收率(98.1%~102.2%);离子检测下限为0.0030μg/g,有良好的样品回收率(97.6%~102.5%)。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分析速度快,造价成本低,灵敏度高,同时改善了实验室用ICP-MS测定元素背景干扰严重和硝酸汞滴定法测定低含量氯元素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原生高地下水在我国有广泛分布,为查明不同区域地下水赋存机理的异同,通过选取我国大同盆地以及华北平原为代表性区域,完成区域地下水样品系统性采集及水化学、形态测试工作,对区域地下水水环境及其演化特征完成详细刻画.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总含量为2.86~1 286 μg/L,华北平原地下水总含量为2.40~1 106 μg/L,分别约有50.0%及49.5%地下水含量超过(GB19380- 2016)《水源性高地区和高病区的划定》中界定的100 μg/L国家标准.地下水水环境特征表明,在大同盆地,第四纪河湖相沉积所形成的,富含有机质、偏碱性、还原性、Na-HCO3型水环境,利于赋存于固相介质上的离子的形式进入地下水中,沿地下水流向,富集于盆地中心排泄区;在华北平原,由第四纪6次海侵形成的冲湖积、海积松散沉积物中富含Na、Cl、I等元素,其偏碱性、还原性、Na-Cl型水环境及低水力坡度的平缓地形利于赋存在固相介质上的离子的形式进入地下水,沿地下水流向富集于沿海排泄区.控制两个地区高地下水形成的相同因素是偏碱性及偏还原的地下水环境,且该环境下的主要赋存形态均为离子,但大同盆地高地下水形成主要受富有机质环境影响,而华北平原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受富的海相沉积控制.   相似文献   
3.
薛江凯  邓娅敏  杜尧  罗义鹏  程一涵 《地球科学》2021,46(11):4140-4149
长期摄入高地下水(浓度>100 μg/L)会造成人体甲状腺机能损伤.天然有机质被认为是影响高地下水形成的关键组分,为研究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组成对富集的影响,选取长江中游沿岸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MS)表征不同浓度地下水中DOM分子组成差异.研究发现易富集在还原环境的浅层地下水中,地下水中的浓度与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无显著关系,DOM分子总数越多浓度越高;高地下水较低水DOM分子均一性、多样性更强,氧化程度和不饱和程度更高,含更多芳香性结构.长江中游沿岸高地下水的形成受DOM分子组成控制,主要与不饱和程度高尤其是含芳香性结构的大分子DOM有关,含芳香性结构的DOM分子与络合在高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3种海带新品系含碘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50年代起 ,我国海带养殖业迅速发展 ,从北到南广泛开展了人工养殖。70年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曾做过高海带新品系的培育工作 ,培育出两个既高产、含量又高的新品种860和117。但在长期推广过程中 ,这些品系的优良性状都不同程度地有所退化。因此 ,重新筛选、培育具有优良形态性状和高含量的海带品系 ,已成为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作者对生长于青岛太平角海区的3个品系的海带进行了筛选 ,它们是SD2 8,82J L.g.,AD 2 8 2,其中前两种是较纯的品系 ,…  相似文献   
5.
4-碘苯氧乙酸在海带夏苗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形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6.
江茹 《海洋信息》2002,(4):31-31
最近,由欧盟(则资助的研究项目(Parforce)研究人员发现了海洋藻类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项目研究人员发现,从海洋藻类及浮游生物释放的蒸汽,在海面上浓缩,形成对抗地球变暖的悬浮微粒。此悬浮微粒对地球气候变化及降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种新的有效催化剂--钒盐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探讨催化剂的组成配比、用量、温度及废酸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合成方法的影响。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常用的-铁催化剂相同,适用于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9.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大气温度测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温度通常采用探测大气分子瑞利散射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低层气溶胶的存在,一般只能探测高空(约12km以上)的大气温度,而探空气球又存在不能获取连续数据和定位性差的问题.文章给出了利用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温度的方法,并对此方法作了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低层大气温度垂直剖面探测.  相似文献   
10.
海洋沉积物中碘的早期成岩再迁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先豪 《海洋学报》1993,15(4):56-63
本文在笔者多年的南大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的相态变化着手,结合其他沉积地球化学参数,讨论了以南大洋区域为主的海洋沉积物中的早期成岩再迁移过程。结果表明,的早期成岩迁移过程并不像过去常认为的那样几乎完全由有机质控制。在研究区域的陆架和半深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吸附相和氧化物结合相平均分别可占23%和32%。表层沉积物I/Corg.值除与沉积有机的沉降条件有关外,还取决于沉积柱深处向上扩散的强度和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实验结果亦证实了氧化物结合相和吸附相在沉积柱中的再迁移可导致I/Corg.值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进一步的计算表明,沉积柱深处往上扩散的通量与海水中沉积的通量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这可能是沉积岩贫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讨论和计算结果,笔者提出了海洋沉积物中的早期成岩再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