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研究Cd污染条件下,玉米分别与苋菜、黑麦草、龙葵间作对重金属Cd吸收和转运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宜与玉米间作的富集植物,同时达到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目的。该文以镉(Cd)污染的河南棕壤黏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基于玉米各器官中Cd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研究了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对玉米各器官Cd的积累特性的影响及其迁移转运机制。结果表明:(1)龙葵、苋菜、黑麦草间作使得玉米地上部Cd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以籽粒中Cd含量的下降最为显著。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玉米籽粒中Cd含量分别下降了67.6%、75.7%和79.9%。(2)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使得玉米的富集系数较单作处理下玉米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49.3%、39.7%和68.5%,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与苋菜、黑麦草间作相比,间作龙葵的玉米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27.5%、24.2%,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人体每天摄入Cd量的安全值计算得出间作后土壤中Cd全量应低于2.26 mg·kg-1,土壤有效态Cd含量低于0.88 mg·kg-1。该污染农田在间作模式下,食用玉米Cd暴露对居民健康不存在风险。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能够抑制玉米对Cd的吸收,同时阻控玉米地上部Cd向地上部的转移,尤其是向籽粒转移。通过间作苋菜、黑麦草、龙葵,不仅降低了主栽作物玉米的Cd累积量,实现玉米安全、优质种植,同时也达到了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试验区实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泡桐的树形特征和太阳辐射在树冠中的传播特性,建立了晴、昙、阴不同天气条件下各种密度农桐间作田内太阳辐射的分布模式,较好地体现了间作地辐射日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影响辐射分布的因素,为配置合理的间作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麦棉套作主要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危害棉花最重的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和棉盲蝽象4大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时段的气候条件和麦棉套种棉田生态因素,分析了4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草本植物间作对空心菜生长状况及对Pb的吸收、转运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空心菜在Pb污染土壤中单作及与10种草本植物(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黑麦草、苦荬菜、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间作对Pb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菜与黑麦草、苦荬菜、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以及紫云英间作后的茎叶生物量较空心菜单作增加显著(P<0.05),增加了15.79%~84.75%。不同间作方式下的空心菜茎叶Pb含量为7.11~15.36 mg/kg,茎叶Pb富集系数(BCF)为0.024~0.051,根茎叶Pb转运系数(TF)为0.240~0.470。与高丹草、苏丹草、苦荬菜、菊苣以及籽粒苋间作后,空心菜茎叶Pb含量较单作(对照)降低了24.39%~41.46%,茎叶Pb积累量较单作降低了65.36%~75.06%;此外,与上述5种植物间作后空心菜的根际土壤有效态Pb含量降低了4.47%~9.09%,根际土壤pH值则增加了0.32%~2.74%。10种间作植物茎叶Pb含量大小为菊苣>黑麦草>苦荬菜>高丹草>苏丹草>紫云英>紫花苜蓿>狼尾草>三叶草>籽粒苋。不同间作方式下每盆植株Pb总积累量为0.560~2.108 mg/盆,10种间作处理是空心菜单作处理的1.73~3.76倍。研究结果表明,高丹草、苏丹草、苦荬菜、菊苣和籽粒苋与空心菜间作有效降低了空心菜对Pb的吸收积累,同时提高了整个体系对土壤中Pb的总积累量,在间作修复中是较为理想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小麦玉米田耕作模式的防风蚀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风洞实验,在5个风速下对6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风蚀速率、0~20 cm风沙流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速率较传统耕作平均降低20%~40%;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条件下土壤风蚀速率均随风速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增,但在传统耕作条件下递增较快;风速14 m·s-1是荒漠绿洲农田土壤风蚀加剧转折点,当风速>14 m·s-1时保护性耕作下风蚀速率较传统耕作明显降低;0~20 cm内,传统耕作和保护性耕作下输沙率与高度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关系,保护性耕作下0~4 cm输沙量和输沙量百分比(Q0~4/Q0~20)均低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6.
以单作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间作时期及种植密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土地利用率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都大于1,说明甜瓜/向日葵间作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除甜瓜定果期间作外,其他间作处理的光能利用率都显著大于甜瓜单作;除甜瓜45cm株距间作外,其余间作处理的光能利用率均显著小于单作向日葵。甜瓜/向日葵间作能明显提高间作系统的叶面积指数,种植密度对叶面积指数也有影响。调整间作期能延长单位面积的光合时间,增加干物质累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叶日积与光能利用率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当作物群体密度增大时,叶日积和光合产物累积量都增大,但密度增长到峰值时,叶日积继续增大不能增加光合产物积累量。  相似文献   
7.
1 Introduction Most of the solar radiation that ecosystem seizes is con- sumed on latent, sensible and soil heat flux. Among them, latent heat flux shares the biggest part (Gutierrez and Meizer, 1994; Ham et al., 1991; Rachidi et al., 1993). The radiation budget and the energy balance are crucial to water conversion and effective water utilization. Also, they are important parts of research of water-saving ag- riculture (Mo et al., 1997). At present, the researches on radiation budget and e…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河南省近期(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构和1993-2000年年度平原绿化复查情况,分析了河南平原绿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河南平原绿化应以建立持续,高效的平原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城镇村庄和通道绿化,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积极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并对河南平原绿化建设布局,内容及实现手段和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根系分隔对小麦玉米套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学夫  冯福学  柴强 《中国沙漠》2014,34(3):780-785
2009年3—10月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套作田塑料薄膜隔根(PW/C)、尼龙网隔根(NW/C)、不隔根(W/C)及单作玉米(C)和单作小麦(W)的土壤水分状况。结果表明:以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加权平均为对照,W/C、NW/C和PW/C处理分别显著提高经济产量33.60%、26.93%和24.69%,增大耗水量-0.2%、1.02%和6.69%,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4.93%、26.67%和17.80%。W/C处理较NW/C和PW/C处理分别提高经济产量5.25%和7.14%,降低耗水量1.21%和6.64%,提高水分利用效率6.52%和14.54%。小麦玉米共生期,土壤水分在套作群体组分间能够优化分配,根系分隔显著降低了作物群体产量及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与玉米多样性种植生态防治病害的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中国西南山区作物病害发病高峰与降雨高峰重叠难以防治的难点,进行了生态调控马铃薯与玉米种植结构避雨避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时间上提前和推后马铃薯种植避开了降雨高峰,平均降低晚疫病病情指数44.3%。空间上行距拉宽株距缩小,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套种玉米的大斑病平均降低病情指数为14.8%,小斑病平均降低22.5%。本试验的另一重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耕地产出率,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前和推后种植马铃薯分别提高土地利用率1.738-1.766。本文研究结果对作物病害的生态防治和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时空优化作物与环境的配置,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结构,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