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兰迎春 《测绘学报》1992,21(1):18-24
本文介绍了葛洲坝垂直位移遥控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电路设计特点及实际使用效果。几年的实测结果证明了此系统量测精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联机实时自动监测大坝垂直位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国内外倾斜固体潮的实测结果,指出了摆杆定向对固体潮资料有严重的影响,用图表展示了摆杆方位与固体潮振幅因子、相位滞后和纬度的关系。提出了在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中消除摆杆方位影响的实用公式,并用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我国丹东、佘山、泉州,蒲田、厦门,漳州六个沿海台站的地倾斜观测资料,按维尼迪科夫法对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出了海潮对固体潮水平分量影响的规律和特点,并指出我国沿海台站负载潮的相位滞后固体潮十余小时。 由于负载潮受局部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提出用台站附近验潮站的水位资料或验潮站的海潮予报值进行相关分析来排除海潮的影响是行之有效的。其余差与固体潮理论值有很好的一致性。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沿海台站形变资料的分析精度和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近三十个记录到固体潮的地倾斜台站的资料进行γ值计算和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台站按现况分类,其中有些台站的观测精度已接近世界著名台站的水平。 文中计算的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的γ值,可供地学界参考。 本文作者还提出了以各台站γ值的动态变化制作“地气图”来探索地震前兆的思路。并以大震前可能出现的弹性模量变化为前提,导出测定γ值的必要精度。同时还用台站的实测资料阐述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可能性,并提出仪器的最低灵敏度以及格值标定的必要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