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海洋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如何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服务于自然资源的管理,是新时代每一个测绘地理信息人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重大问题。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直面这一重大课题,积极推广、高度重视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高品质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及2016、2017年  相似文献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区域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本文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遥感影像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高程、坡度、水域、交通道路、村镇建设和土地利用6个生态敏感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建立加权叠加综合评价模型,对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鲁西北农业小镇——仁里集镇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得到仁里集镇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评价结果表明:仁里集镇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性,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7.0%、39.7%、43.0%和10.3%。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开发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制定生态环境规划、区域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生态敏感性相关理论,在营丘镇调研数据和影像遥感数据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水域、用地类型、道路交通5个敏感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敏感因子权重;利用GIS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山东营丘镇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营丘镇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区域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敏感程度总体较高,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0.09%、12.50%、25.57%、32.24%、19.60%。研究营丘镇的生态敏感性,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提出分区保护和城镇规划建设措施,既满足发展需要,又能将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保证营丘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