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年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而深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对国土经济发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强调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和国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纲要》明确把单位GDP能耗、耕地保有量等作为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第16个全国“土地日”,《今日国土》创刊5周年纪念日。6月29日,《水土保持法》颁布15周年纪念日。今年还正值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成立25周年……这一系列重大节日,是推进发展国土事业的良好机会,也是大力发展国土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土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按照“大国土”的理念,可以说“上指天、下指地,中间是空气。”国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春风和煦,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事关国计民生,中外万众瞩目。在高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主旋律的这个春天,我们更加关注资源、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国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愿,意义重大而深远。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我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建设节地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节地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节地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节地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