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前言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界和政治界的一个中心课题。1958年在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进行的大气CO_2测定,查明了大气中CO_2浓度以1~1.5ppm的年率稳步增加(图1)。据此推算,加上矿物燃料消费量增加和将来对能源的需求以及以CO_2为引发机的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地表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回顾过去地球的历史,在最后一次冰期,地球平均气温降低了大约2℃,根据采自南极东方站基地深层冰样包裹体气体的分析,当时大气中的CO_2浓度减少到180ppm,冰期结束时空气中CO_2浓度又回升到280ppm,其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大气中CO_2浓度没有多大的变化(图2)。  相似文献   
2.
3.
以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 (Pseudoalteromonas sp.strain No. 2 72 )分别降解均聚古罗糖醛酸(PG)和均聚甘露糖醛酸 (PM) ,经 Bio- Gel- P6和 POROS- HQ2 0分离得到 2种三糖纯品 ,经 ESI- MS,1 H- NMR,1 3 C- NMR,1 H- 1 H COSY,1 H- 1 3 C HMQC确定其结构为 Δ4,5-古罗糖醛酸 - α(1→ 4 ) - L-古罗糖醛酸 -α(1→ 4 ) - L -古罗糖醛酸 (简写为Δ GG)和Δ4,5-甘露糖醛酸 -β (1→ 4 ) - D-甘露糖醛酸 -β (1→ 4 ) - D-甘露糖醛酸 (ΔMM) ,为进一步从事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4.
热带海气耦合波动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热带大气和海洋不同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耦合波及其稳定性等动力学性质,指出热带耦合系统中分别存在一类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海气相互作用模态,其中不稳定模态的传播依赖于扰动的纬向尺度,即5000~10000km扰动表现为不稳定东传,大于此尺度的扰动发生不稳定西传,理论得出的缓慢不稳定东传波和观测事实甚为一致.最后本文指出热带海气耦合不稳定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种介质中的Kelvin波和另一种介质中的Rossby波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海岸带浅滩海域潮流及余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海岸带浅滩海域系指山海关石河口至黄骅县狼砣子一带,水深-2米以浅的海域,海岸线长约500公里。滩涂宽窄不一、地貌形态复杂,塑造这种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潮流和余流。因此,调查研究海岸带浅滩海域的水流特征,对开发利用海岸带的资源,以及开展浅滩海域沉积动力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爱玉  陈松 《台湾海峡》1993,12(1):16-20
根据1984年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析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主要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Fe、Mn、Cu、Ni 的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21%、730×10~(-6)、19.4×10~(-6)、44×10~(-6)分布比较均匀,Pb、Zn 和Co 含量(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47.0×10~(-6)、25.8×10~(-6)和243×10~(-6))偏高,微量金属含量不受Fe-Mn 氧化物和有机物控制,本地区的金属来源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8.
分析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发展战略地位、机遇及其有关基本问题,论述该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应用IBM微机实现走航实时水深及定位数据的自动采集系统。给出了联机系统方框图及采集、传送数据的程序流程图。并对IBM-PC/XT微机与测深仪之间的接口、数码转换和数据处理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次重力波(infragravity waves)是频率范围介于局地平均Brunt-V¾is¾l¾频率和0.05Hz(涌浪频率)之间的一种海洋波动,其能量在深水大洋中一般甚低,但在浅海中却很强.该波动的研究对于浅海海洋内部混合、近岸海洋工程、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及军事海洋学均有重要的意义.Munk[1]很早就开始研究这类波动,然而主要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对于该类波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迟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