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枣乡情思     
九月的家乡,九月的山野,都像被红葡萄酒灌醉了,到处都淌着甜,流着蜜,那一片一片的枣园都沉浸在馨香之中,每一颗枣树上都挂满了红嘟嘟的枣儿,随手摘一颗放进嘴里,那甜就一直流到心里去。 该收获的季节,枣乡的景色真诱人。 望着漫山遍野的红枣,我禁不住诗兴大发。红枣,这枣乡的相思豆,曾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记忆,那一个个甜甜的故事又在我心灵的屏幕上历历再现。 … … 那年秋天,也是枣儿成熟的季节,我们登上石板路走向我们的枣园,你靠在一棵枣树上,双手轻轻地揉抚着你那又长又黑的发辫,不时给我一个含羞的微笑,一个温柔的眼神,那…  相似文献   
3.
4.
80年代以来,广西小平阳岩溶区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通过调查研究.这些地裂缝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其中包括构造、土体性质、水的作用、地形地貌、气候及植被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构造是主导因素,上体性质是基础因素.其它则为诱发因素,也是因地质环境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因素。主导因素是通过诱发因素起作用的.并最终通过土体性质因素导致产土地裂缝。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萨拉乌苏组含7层古流动沙丘砂、4层古固定-半固定沙丘砂.对这些沙丘砂的沉积构造观察以及粒度、扫描电镜和常量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沙丘砂具有与现代沙丘砂相似的风成沉积构造特征;(2)粒度及其参数——Mz、σ、Sk和Kg,以及主要化学组分SiO2、Al2O3和TOFE也与现代沙丘砂相近;(3)Mz-σ、SiO2-Al2O3+TOFE散点图和概率累积曲线显示这些沙丘砂与萨拉乌苏组中的河湖相、古土壤差别明显,而与现代沙丘砂一致;(4)石英砂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以及碟形坑、新月形坑、麻坑、上翻解理薄片、硅质沉淀和硅质裂纹等表面结构特征,反映其曾受持久的风力搬运作用.沉积构造、粒度、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元素等多个方面具备了与现代沙丘砂类似的风成特征,证明这些沙丘砂的成因是风成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繁荣、企业的发展 ,其经济活力之源来自于创新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驱动力 ,而R&D能力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作为世界技术创新主体的跨国公司 ,近 1 0年来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 ,其对外投资的重点正由传统的制造、销售向研究、开发等知识型领域延伸。同时 ,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以母国为R&D中心的传统布局 ,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重组科研资源 ,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从而促使R&D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欧名星 《湖南地质》2003,22(2):139-142
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坝上地区位于北京北部、内蒙高原南部,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环境反映非常敏感,是研究环境变化最理想的地区。该区距京、津逾200km,又是京、津地区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区位十分重要。该区人少地多,土壤中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养分分析数据更趋于客观。历史上坝上地区主要是游牧区,仅有零星的农区分布。解放后该区土地利用有过几次大的变化。1949年时该区有耕地550万亩1),天然草场1300万亩,并且有达千亩、万亩大片的草场。20世纪60年代,围场县建设150万亩人工林区。  相似文献   
10.
黄骅坳陷中北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地层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黄骅坳陷仅在南区的王官屯地区发现过确切的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地层。上世纪 90年代初 ,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曾根据个别单井孢粉化石资料 ,怀疑黄骅坳陷北区的北塘凹陷局部分布有沙四段。但由于当时的勘探程度较低 ,化石证据不足 ,因而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中区板桥和歧口凹陷过去从未发现沙四段。通过对板桥凹陷地层的系统古生物分析 ,发现中北区沙三段下伏原来部分归属中生界的地层中含大量的藻类、介形虫、腹足类及轮藻化石 ,依据它们的生物群特征 ,这套地层应属于沙河街组四段 ,且为沙四段上亚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