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基于SPOT 5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试验与精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利用两景影像进行了DEM提取试验,分析了结果的精度,提出了利用卫星立体影像提取DEM这一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专家分类方法,将数字高程模型和由其生成的坡向信息与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相结合,提高了对土地利用的遥感图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模型是基于控制点建立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图像的面特征比点特征更易自动提取。提出面特征之间距离的定义及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控制面建立误差方程,实现基于面特征的几何校正。以Land-sat、ALOS和Quickbird影像为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用于不同的卫星影像和成像模型。当控制资料不含粗差时,利用控制面和控制点的校正精度基本一致,可达到1个像素以内;当控制资料含有粗差时,基于面特征的几何校正模型比基于点特征的几何校正模型具有更强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4.
Landsat 7 pan数据与多光谱数据融合的工程化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建立流程化模型的方法对Landsat7pan数据与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分别用乘积变换、Brovey算法、IHS变换进行了试验。其中,用乘积变换算法做了大量的工程实现。实践表明,采用建立流程化模型的方法直观、简单、快捷,而且在操作上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避免固定流程算法所带来的输入输出格式转换,为大批量数据的快速生产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射校正是卫星遥感影像后续处理、分析与应用的必要基础,而目前光学卫星数据自主定位精度尚不能达到1—2像元,正射影像产品的生产仍需依赖地面控制点对成像几何模型进行修正。针对国产光学卫星数据的现状、特点和应用需求,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自主研发了国产光学卫星正射影像产品和自动正射系统,本文从精细化影像自动配准、成像几何模型优化、影像正射校正、几何不确定度评估、太阳照射和卫星观测角度计算、基于地理格网的影像剖分等方面对相关产品及其自动生成算法进行介绍。其中,基于L1范数约束最小二乘的RPC模型全参数优化方法,可在影像幅宽较大或几何定标精度不足时获得比常规附加像方仿射变换参数的RPC模型更高的校正精度;提出顾及控制点精度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在利用从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参考影像获取的控制点修正成像几何模型时,可在满足参考影像几何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多次观测减小成像几何模型的随机误差、提高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基于不确定度传播理论,建立了正射影像产品逐像元几何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用于规模化的正射影像产品生产,分布于全国不同区域的实测检查点表明所生产的16 m分辨率国产高分正射影像产品绝对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