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为全面掌握江北新区的建设进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航空影像数据和新区规划数据,提取了新区的各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并与规划数据作对比,分析新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新区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占比较小,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占比相近;产业职能和生活职能上较为均衡,产业职能比生活职能稍显突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规划的符合度为96.13%,规划实施率为74.73%,建设现状与规划总体相符。  相似文献   
2.
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宁镇扬地区为例,引入不透水面变化轨迹、增长模式等方法,定量剖析不透水面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不透水面持续扩张,研究区2015—2019年有301 km2的自然或半自然景观最终转化为不透水景观,年均增长率为0.44%;不透水面格局变化在2017年...  相似文献   
3.
长江岸线作为沿江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近年来,长江岸线利用的剧烈变化,深刻反映了长江从“开发利用”到“保护修复”的转变。以长江南京江北新区段为例,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了2016—2019年的岸线开发利用情况和结构变化,构建了岸线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岸线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长江南京江北新区段岸线以生态岸线为主,开发利用岸线中工业生产占比重较大,岸线开发利用规模呈小幅减少趋势;生产岸线的搬迁改造朝着生态修复和城镇生活偏移是岸线利用类型的主要转移方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居民休闲生活需要以及政策的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5.
为开展常态化主体功能区监测,动态地掌握主体功能区的运行态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本研究依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江苏省情,针对江苏省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包括4个指标组和14个指标项的监测评价体系框架,并以这套评价体系为基础获取了重点开发区2015年的本底数据,为监测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前后的差异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