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的大门敞开了,中国人是带着豪情和激情走进这个门槛的。申奥成功、足球踢进世界、APEC会议召开,特别是加入WTO,我国终于成为“经济联合国”中的一员,这一切都在一次次地鼓舞中国人民。 已经有人将2002年称为中国的“国际化元年”。因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向世界的融入和开放,将在2002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中国人几千年延续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心理和知识构成、生活和消费方式,都将悄悄地发生历史性的演变。2002年,正是这场变革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立夏没几天,京城的气温一路攀升,似有直逼酷暑之势。在这同时,我们又感到土地之上掀起的另一股热浪。它与自然界升温不同的是,并非灼人肌肤,却激人奋进。 ——在国土资源系统上下积极筹备迎接第12个全国“土地日”的时候,国土资源部第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下达了。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有  相似文献   
3.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寓言,薄薄的书不足100页。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经过努力找到了大量的奶酪,过上了幸福生活。一天,奶酪突然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老鼠们立即行动,再次寻找,并很快找到了更美味的奶酪;而已习惯安稳生活的小矮人却无法接受奶酪消失的残酷现实,怨天尤人,烦恼丛生。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针对性。他在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要论断,令人振奋,引人沉思。这一重要论断是在综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立足当今时代,面向社会现实,作出的深刻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细读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通篇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他说:“社会实践是  相似文献   
5.
我们搞国土资源管理的,是一群天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交道的人。但是,如果有人让我们给讲讲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大概不少人脊梁骨会冒出凉气来。 3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一遍遍提到:“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更加使我们感受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紧迫。目前,对此知之甚少或知之不清,恐怕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18世纪德国思想家莱辛有一句名言:“谁想创造,必须学会理论。”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这一天召开。这举世关注的大事使得一个平凡的日子也沐浴着光辉。一时间,中华大地上处处洋溢着“迎接十六大,喜看新成就”的热烈气氛,喜报如雪片飞来: 1978年~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1997年经济总量居世界第7位,2001年上升至第6位。2000年固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国家统计局10月中旬最新报告:2002年前三季度GDP比上年同期增长7.9%,2002年GDP总量可望突破10万亿元,经济增长又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田凤山部长在5月10日举行的第二期国土资源厅局长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提高研究战略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战略眼光,抓关系全局的大事、要事。 部领导为什么要强调研究战略问题的重要性,对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想大事、议大事、  相似文献   
8.
整治势在必行 在国土资源部最近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会议上,田凤山部长深刻指出: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和健康运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矿产资源管理秩序问题,不可忽视,更不能回避。现在看来,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重大事故问题。如,危害极大、影响恶劣的无证采矿、非法采矿;未经审批擅  相似文献   
9.
千秋永载壮歌一曲。 万人空巷痛悼英灵。 5月22日,重庆市石柱县黎昌和烈士追悼大会,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壮观景象。一个小小的县城,聚集了3万多人冒雨参加,其中不少人是步行了几十里山路,自发自愿来的。黎昌和以人生最宝贵的生命,实践了自己在党旗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誓言,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0.
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自始至终都在被一种鲜活的思想所吸引、所感染,那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有文章说,公元16世纪之前,中国的经济文化一直远远走在欧洲的前面,直到16世纪中叶,欧洲的经济文化水平才与中国大体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以后的4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