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赤峰地区近50a气候变化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多项式回归法,对赤峰地区1951—1990年12个气象台站的月、季、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序列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不连续性,确定突变时间。结果表明:赤峰地区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有升温趋势,增温幅度从0.56℃/10a到0.15℃/10a,其中2月份最强。季节增温最显著的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弱。年平均气温增温率是0.28℃/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是0.29℃/10a,1988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88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是0.26℃/10a,1993年是变暖的第一年,突变时间在1993—1996年附近;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暖时间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2017年8月11日下午,三个EF4级龙卷袭击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地形复杂地区,造成5人死亡,58人受伤。这是1961年以来中国有记录的最强山地龙卷事件。首先给出了此次龙卷过程的灾情调查结果,接下来分析了此次龙卷母体风暴-龙卷超级单体产生的天气背景、关键环境参数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特征。本次龙卷事件发生在东北冷涡东南象限的地面锋前和干线向湿侧发展处,CAPE(对流有效位能)值为1 800 J/kg,0~6 km风垂直切变为12.9 m/s,0~1 km风垂直切变达到10.8 m/s;同时,0~1 km相对风暴螺旋度达到67.3 m2/s2,接近美国龙卷发生环境的中位数,有利于超级单体龙卷的发生。现场灾害调查发现,灾害路径具有多涡旋和不连续的特点,可能与当地的复杂地形有关。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相对径向速度图识别出三个龙卷涡旋特征(TVS),TVS径向速度差最大达到38 m/s。三个龙卷及对应TVS出自同一个超级单体的同一个中气旋,其中两个TVS出现时间重叠。  相似文献   
3.
谢建磊  张克信  马小林  赵宝成  张平 《地球科学》2017,42(10):1760-1773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磁性地层认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建立一个可靠的年代标尺,为区内沉积环境和气候演化研究提供约束,在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基础上,以频率磁化率为信号源、ETP为靶曲线,通过轨道调谐方法对区内LZK1孔开展了天文年代标尺研究,建立了年代序列框架.结果显示,M/B界线埋深约为143.0 m、Ga/M界线埋深约为219.0 m、Gi/Ga界线埋深约为296.6 m.受气候和沉积环境控制,沉积旋回特征清楚,沉积速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调谐后的频率磁化率显示了显著的125 ka、96 ka、41 ka、23 ka、22 ka、18 ka等轨道周期,并在轨道周期上与ETP曲线高度相关,相关性超过了95%检验标准.100 ka、41 ka和23 ka周期的带通滤波曲线与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在振幅和相位上吻合较好,但局部时间段有差异,可能与低沉积速率、沉积速率突变或短时间尺度的地层缺失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在具有短暂沉积缺失的持续沉降区域,只要保证样品分辨率,可以通过轨道调谐方法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   相似文献   
4.
钾盐的紧缺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加大钾盐的勘探开发力度有助于提高我国钾盐的自给自足能力。四川盆地钾盐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钾盐勘探开发研究区域之一。杂卤石作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固态钾盐矿物,常夹杂在硬石膏、岩盐和白云岩等岩层中。针对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精确识别杂卤石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杂卤石识别方法开展四川盆地杂卤石的分类识别研究。以PSO和SVM理论为基础,结合测井解释方法,选择对杂卤石测井响应灵敏的有效数据作为输入样本,随机产生训练集和测试集,并采用PSO优选出径向基核函数参数,建立杂卤石分类预测模型。与录井结果对比,基于PSO的SVM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5758%,在识别精度和速度上明显优于交叉验证方法优化的SVM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四川盆地钾盐勘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善之教育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Micaps资料对近10a来仅有的2次全市性强降雪天气过程(2007年3月3—4日全市性暴风雪天气过程和2004年2月21日全市性大雪天气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如下: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属于强冷空气类贝加尔湖冷涡底部型,由底层的西南涡东北上,配合地面河套气旋顶部高压底部影响赤峰市;但是影响系统强度、变化趋势不同。暴风雪过程暖空气势力强,气旋强烈发展,上升速度大,使得主要降雪发生在温度缓降、气压下降时段内;大雪过程冷空气势力强,气旋呈减弱趋势,上升速度小,降雪主要发生在温度骤降后、气压上升时段内。暴风雪过程的高、低空急流、水汽通量和散度、上升速度、风辐合强度、风辐散强度等都强于大雪过程。午后大风是由于降雪停止后气压剧升、温度显著下降、3h变压增强和动量下传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赤峰多普勒雷达资料,从环流背景、中尺度分析、温度对数压力蚓和雷达产品演变特征对2011年7月5日赤峰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属高空冷涡型降雹,冰雹落区位于冷涡东南象限,距离冷涡中心大约7个纬度,发生在冷涡天气系统的对流多发区域。在冷涡形成过程中,干冷空气的不断南侵,高空槽在中低空逐渐前倾,在前倾槽和地面冷锋之间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环境场,促使不稳定能最的不断积累。200hPa高空急流的发展促使低层切变线和地面系统的发展,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引发雹暴的生成。850hPa风场条件和湿度条件对出现冰雹非常有利。多普勒雷达资料表明,强对流属于超级单体风暴。可以分析出:发展旺盛时有中气旋,回波顶高在11kin以上,风暴底层有钩状回波和弱回波区,对应中高层回波悬垂,强回波达到55dBz以上且强回波垂直跨度在2~9km之间。垂直累积液态水最大值达到52kg.m-2。等特征,是典型的雹暴。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明显升温。本文根据张宝堃提出的季节划分方法,对成都市及所辖13个区(市)县1971~2003年33年候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成都市年平均气温的突变年1996年为界,将33年候平均气温分为两段:1971~1995年(时段1)和1996~2003年(时段2),时段2气温大于时段1,且春、夏季到来时间相对时段1提前,秋、冬季相对滞后,夏季延长,冬季缩短;成都市出现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增温。  相似文献   
9.
南图尔盖盆地K油田古生界(Pz)岩性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针对常规岩性解释方法对该储层岩性识别准确度未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制约了测井储层解释等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岩性识别方法.通过岩心资料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测井相识别图版.选择对研究区岩性敏感的自然伽马、阵列感应电阻率、声波、中子、密度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等七条测井曲线参数作为输入特征值,以粒子群算法优选合适的支持向量机参数(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对研究区4口取心井进行样本学习,建立基于PSO-SVM的岩性识别模型,其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相对于传统SVM算法,PSO-SVM岩性识别模型预测结果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取心井与试油井,在正确识别岩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K油田复杂岩性识别中应用PSO-SVM方法,可为提高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提供较可靠的岩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明显升温.本文根据张宝堃提出的季节划分方法,对成都市及所辖13个区(市)县1971~2003年33年候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成都市年平均气温的突变年1996年为界,将33年候平均气温分为两段:1971~1995年(时段1)和1996~2003年(时段2),时段2气温大于时段1,且春、夏季到来时间相对时段1提前,秋、冬季相对滞后,夏季延长,冬季缩短;成都市出现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增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