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0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724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311篇
地球物理   1098篇
地质学   1520篇
海洋学   387篇
天文学   158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46篇
  1973年   12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9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多通道滤光器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磁场观测定标及掌握(所采用的)谱线特征之需要,取VAL宁静太阳大气模型计算了7条Fel光球线的Stokes轮廓、形成深度、贡献函数分布,从而较为系统地对多条反常及正常Zeeman线的特征及性质作出了分析与总结,解释了在磁光效应影响下Stokes Q,U参量的形成深度曲线在近线心区域处出现陡峭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里散半岛位于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交接处的死海盆地中。该盆地面积大,构造简单且有下沉运动,说明它是一拉张型盆地。由重力异常数据发现死海盆地可划分成沿南北延伸各约30km长的几个块体,里散半岛是其中最深的一个。中生代沉积厚度约6km,更新世沉积厚度为9km。死海盆地的拉张距离为20km,表明死海盆地的年龄约3.3Ma。里散半岛下部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磁化率较高,这与区内延续的构造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常,经济区划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 确定作为基础区的地域;2)按照基础区选择区划指标系统及其定量评价;3) 选择区域系统模式;4) 阐明课题建立算法,直接把基础区进行分类计算;5)解释已获得的结果,选出最好的区划方案和有关进一步改善工作方法的结论等等。基础区的范围视所要解决的任务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4.
Estuarine soft sediments support a diverse group of eukaryotic and prokaryotic organisms though the role of the sediment per se f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se organism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sediment grain size on the grazing activities of harpacticoid copepods. I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wo common intertidal harpacticoid species (Paramphiascella fulvofasciata and Nitokra spinipes) were each offered a mix of two benthic diatom species (Navicula phyllepta and Seminavis robusta)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conditions. Several microcosms were created using a variety of sediment types, including fine silt (<63 microm), coarser grained sands (125-250, 250-450, 100-300 microm), artificial 'sediments' of glass beads (250-500, 2000 microm) and even the absence of sediment was tested. The diatoms were enriched in the stable carbon (13)C to facilitate tracing in the harpacticoids. Both copepod species were able to graze on the diatoms with highest uptake when sediment was absent. In contrast, both harpacticoid species showed no uptake in silty conditions. In general, grazing was favoured when mean sediment grain size increased. The strong negative effect of fine grains on the grazer's efficiency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resulting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accessibility) of the diatom biofilm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mobility of the grazer on the other hand. In view of the subtle equilibrium between primary producers and grazers, these results migh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ect of siltation of tidal flats due to, e.g.,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5.
引言含铜页岩型层状铜矿床中,铜沉积定位在早期成岩期的新概念至少从60年代初有了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多方面研究确认和加强了这个概念,研究人员现在不得不调查似乎可能的铜的补给来源以及搬运到成岩成矿目前所在地的金属机制,本文试图评述这些金属的某些潜在的来源,应特别强调注意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含金属溶液在某些方面肯定与活动裂谷带上升的喷气流体相类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在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的大陆架划界中,划界区内海沟或海槽的存在常常是使双方划界谈判复杂化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法、双方协议和条约以及国际法院对大陆架案的判决三个方面的讨论,从而得出海沟或海槽在地的南、地貌特征明显时是一个适当的大陆架分界线。  相似文献   
7.
Northern Hemispheric“polar lows”,i.e.maritime,small,but fairly intense cyclonic systems have been studied formore than two decades.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wards the occurrence of polar lows and othersmall-scale cyclonic disturbances o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In this paper a short account of our present knowledgeof Northern Hemispheric polar lows will be given,followed by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and occurrence of polar lows o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8.
9.
10.
引言 D.布鲁金尼的论文《可用空间时代技术进行更精确的人口普查》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我们为能够在《摄影测量工程和遥感》杂志上看到这篇有关遥感在社会科学领城内的应用的论文而高兴。我们认为只有了解人口普查数据的多种用途之后,再来检验那些改进人口普查的方法才是合适的,众所周知,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的精度和完备性并不是没有缺点的。无疑地,许多人口普查人员将首先承认,每次由点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