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董瑞树  任国强 《地震地质》1998,20(2):27-130
从地震活动性分析对张北-尚义地震所作的中长期预测进行总结与反思。首先通过张北-尚义地震所在的燕山-渤海北西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对该带作了分段,并确认了张家口段为未来中强震的危险段。第二步通过TBB法计算确认了该段内28号潜源为1~3a的危险区,该区靠近张北震中区,此次地震震中即在使用资料范围内。第三步,由对预报结果的反思,提出应加强中强地震构造背景的研究,特别要注意区域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2.
地震区划中混合地震模型研究——以祁连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祁连山为研究区,以上限震级7.5和8.0的潜源为特征地震段,利用滑动速率法分别计算上述每个潜源中7.0~7.4级,7.5~7.9级地震的复发间隔。特征地震选用NB模型条件概率和NB累积概率模型,中强震采用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的分档泊松模型,组成混合地震模型,用中国西部椭圆地震衰减公式,计算了未来50a,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计算结果认为累积概率模型当地震离逝时间长而潜源面积小时影响大,面积大的潜源应进一步考虑潜源的稀释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东亚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研究水汽的分布、输送及收支对于理解区域降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0-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结合1981-2010年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9个探空站资料,分析了江河源及其毗邻地区水汽分布、输送及各边界水汽收支的时空...  相似文献   
4.
一种率失真最优的JPEG2000码率自适应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分辨率航测图像数据量庞大问题,在研究JPEG2000码率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码率预分配自适应控制算法.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后,将去除最低频的子带小波系数建模为高斯分布.基于率失真理论推导出每个码块在总码率一定的情况下编码中实际应当贡献的码率,在熵编码时实时截止,而对最低频子带进行完整无失真编码.该算法实...  相似文献   
5.
混合地震模型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西部古地震和历史地震资料建立了特征地震模型并与分档泊松模型结合组成混合地震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重要地震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并与1990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在1786年曾经发生过73/4级地震的康定地区(离浙时间为213a,地震复地周期为320a)的地震概率大于后,Ⅷ度区面积同样是前大于后。这说明地震离逝时间与地震复发周期关系对地震危险性计算是有影响的,特征地震与混合地震模型的引入解决了泊松模型无记忆性的缺陷,使计算的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