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贵阳基准站2004—2020年17 a的自动翻斗雨量器、人工雨量筒、虹吸雨量计降水量资料,对3种观测方式的年、月、日降水量偏差程度及自动与虹吸自记观测小时降水量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比人工、虹吸自记观测降水量偏大,偏差集中在±5%以内,人工与虹吸自记观测降水量偏差最小。日降水量≤10 mm的天数占总降水日数的75.2%,其中自动与人工雨量观测偏差超常的天数占6.8%;剩余日降水量>10 mm的天数中自动与人工雨量观测偏差超常的天数占26.6%。自动与虹吸自记观测小时降水量偏差超常时的差值绝对值与小时降水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姚雷  吴世美 《贵州气象》2005,29(4):25-26
2005年5月31日-6月1日我市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着重从大气环流背景、物理量产品、卫星云图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分析此次降水过程的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3.
吴世美  苏菲 《贵州气象》2005,29(4):43-44
针对在自动气象站测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提高贵州省自动站测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结合贵阳基准站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情况,提出相应质控措施,编写小时数据检查程序以提醒值班员及时查看报警原因,尽量减少原始数据的缺失及野值的产生。采用7-5-3hanning平滑滤波法,将处理后的PM_(2.5)数据与原始分钟数据比对,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剔除异常值的同时保留了原序列应有的变化特征。利用2013—2016年本站PM_(2.5)质控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对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PM_(2.5)月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冬高夏低的单谷多峰走势;以2013年1月一次连续9 d以PM_(2.5)为首的空气污染时段为例就PM_(2.5)质量浓度与同时段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数据显示PM_(2.5)与风速、降水呈明显负相关性,即风速越大,PM_(2.5)浓度越小,降水对净化空气作用明显,PM_(2.5)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VBA自动计算历年日平均气温月标准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旬月历史数据是指用于编发气象旬(月)报和气候月报所需的累年气候资料,在地面气象测报软件(OSSMO2004)中需要人工计算后录入,为了缩短计算时间,以30 a日平均气温月标准差为例,通过Excel内置的VB编辑器编写代码自动读取测报软件安装目录下ReportFile文件夹内相应年份的A文件,计算日平均气温及其月标准差并使数据按设计的表格样式显示出来,方便查阅。  相似文献   
7.
大气能见度是最重要的气象学指标之一,其准确观测对气象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观测中经常存在器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明显的现象,用对比观测期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大气能见度仪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与自动观测数据还是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性。大气无雾、污染环境下,人工观测存在主观差异,能见度观测值偏大,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动观测结果稳定,观测数据接近大气能见度的真实值。在局部雾带、大气受污染环境下,人工观测能见度平均误差低于自动观测数据平均误差。在大气受污染环境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动观测的能见度偏小。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身的清洁度等因素对观测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地面最高温度测量异常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世美  彭茜 《贵州气象》2006,30(4):39-40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地面最高温度的测量常引起争议,从3个方面(特殊天气影响、温度表的放置和地温场维护)分析了地面最高温度测量异常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