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言 1996年11月9日在南黄海发生6.1级地震,震中为N31.7°、E123.1°,距江苏省境内郯庐断裂带及茅山断裂带跨断层形变监测网370~460km,位于上海市北东220km。上海、杭州震感强烈达到Ⅳ~Ⅴ度,南京、合肥有感。该区历史上曾于1505年10月9日发生6(3/4)级地震;1984年5月21日发生勿南沙6.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断层形变测点有较好的中期及短临前兆显示。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形腔光纤激光器结构的光学反馈系统,对系统输出功率变化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建立模型分析了光反馈对系统的影响,得出其与激光自混合干涉具有相同的相位灵敏度.实验中首先对系统进行了信号观测,同时改变实验条件,对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与模拟分析相一致.结果表明:线形腔光纤激光器光反馈系统的输出条纹变化对应着待测物半个波长的位移;条纹不同的倾斜方向可实现对移动方向的辨别;通过适当调节反馈腔腔长与目标靶反射率可优化系统反馈信号的灵敏度.根据以上特性,该系统可应用于光学测量领域,例如位移、距离、速度测量等.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会形成不同的构造应力状态,并造成不同的活动方式.地震是在地应力差异性较大的情况下发生,其破裂的序列、大小在总体上与构造带的活动密切相关.中强震及强震一般发生在活动显著的构造带上及其交汇部位.因此在这些构造带上利用地震活动的频度、强度、空间分布的定量化分析,确定各构造带的微动态是一种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