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387篇
地质学   862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海发展起来的较弱和暖的向南流动的洋流,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每年圣诞节前后,因此当地渔民称之为“圣婴”(西班牙语Elnino)。50年代以前,只有当地的渔民对此比较关心,因为暖洋流破坏了生态平衡,海中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由于海水温度的升高而无法繁殖,导致一些鱼类缺乏食物大量死亡,以鱼为生的海洋鸟类也遭厄运,渔民及  相似文献   
3.
4.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衡量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指标和方法,以便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定量工具。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在1992年提出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衡量可持续发展。1生态足迹模型1.1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是依据人类社会对土地的连续依赖性而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生态足迹的定义是: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面…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改变、工程使用意图变化等客观原因,对原规划设计局部工程进行修改,或增加或减少某些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7.
环境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的一个新兴分支.它是研究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人们在进行工程建设和其它生产活动中,会使地质环境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以致给工程建设和人类生活等带来危害.环境工程地质工作包括考察、预测、治理、开发利用、保护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牛庄洼陷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阳  王建伟  赵密福  高侠 《地质科学》2008,43(4):712-726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发育有超压系统,这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超压系统现今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约束下数值模拟方法对牛庄洼陷超压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超压系统的主要形成机制。牛庄洼陷在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的下亚段和中亚段存在着超压系统,最大压力系数可以达到1.8,最大剩余压力超过了20MPa。自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期开始,超压系统开始发育。到东营组沉积期末,超压系统经历了大约10Ma的泄压过程。自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期,超压系统再次迅速增压,逐渐接近现今发育状况。上覆地层沙三段上亚段高沉积速率导致了超压系统的形成和早期剩余压力的增加,而水热增压和烃类物质大量生成联合造成超压系统晚期迅速增压。超压系统演化规律揭示出在油气主要运移期研究区古异常流体压力的分布状况,这为进一步开展牛庄洼陷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渔业与埃尔—尼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尔-尼诺事件,不仅仅是海洋与气象的理论问题,而且已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经济问题。在渔业部门已将它作为渔业管理的参数之一。本文简略地介绍埃尔-尼诺与渔业关系;而且用中国南海西沙气象台32年的资料,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建立预报埃尔-尼诺方程。这种预报方法,便于渔业部门使用,也是一种补充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士英  王静曙 《海洋学报》1987,9(5):558-567
本文利用综合海洋大气资料(COADS)分析了西太平洋赤道地区风场的变化与埃尔尼诺的关系,发现埃尔尼诺发生前该地区纬向风有持续的东风距平,经向上有由赤道吹向高纬的经向风异常,造成了西高东低和赤道低两侧高的海平面分布.而在埃尔尼诺年该地纬向为西风距平,经向有由高纬指向赤道的经向风异常,造成暖水在赤道附近堆积.由此产生的开尔文波是东太平洋海面温度(以下简称海温)变暖的重要原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埃尔尼诺年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两次西风距平的峰值,两次由北向南的越赤道气流和两次近赤道台风的高潮对应于东太平洋海温的两个正距平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