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Jingyou 35)为试材,于2011年设计不同低温(5、7、9、11 ℃,以25 ℃为对照)处理的人工环境控制试验,系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叶片最大光合速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在不同低温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瓜叶片光补偿点不断升高,光饱和点不断降低;在5 ℃、7 ℃和9 ℃低温处理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光化学淬灭不断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相反;黄瓜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9 ℃处理24 h后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丙二醛含量大于对照,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下降。通过研究建立了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可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衡量气象科普教育的效果,根据气象科普教育的特点,利用特尔斐法、K均值聚类算法设计了由地理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一级指标、环境保护等44个要素作为二级指标组成的气象科普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设计指标合理,设计方案得到老师们的认同,研究成果为分析各地气象科普教育质量现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欧善国  彭晓丹  凌洋 《气象科学》2022,42(2):270-278
基于国家对农业信息化数字农业发展要求,以及广州都市农业发展需求分析,探讨了广州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构建策略、建设规划,重点探讨通过可视化建模方式,以及通用算法和集合算法,方便业务人员自行构建农业气象业务应用模型;采用CiteSpace技术构建农业气象知识图谱,实现“惠农”AI互动;通过Scrapy网络爬虫技术、Spark ML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病虫害图像识别与趋势分析;应用基于GIS二三位一体化技术实现精细化的气候资源区划、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采用Web系统与微信混合式服务方式,提供多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旨在以平台为载体,通过农业气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规模和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生产风险有效转移,有效保障广州都市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