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气象远程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气象事业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的鲜明特征。教学测量和评价是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气象远程教育的学习评价做了初步探讨,改变远程教育中教学测量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的现状,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气象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学分析和培训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对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根据远程学习的特色,提出了在气象远程培训中可以应用的几个教学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1982/1983 年季风准双周振荡的位相传播及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982/1983年夏季(6~8月)欧洲中期预报中心850hPa、300hPa两层纬向风场的网格点资料,采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讨论了准双周振荡的位相传播及振荡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①20°N以南对流层高层(300hPa)1982年振荡显著区域是印度半岛至菲律宾东部一个西西北-东东南走向的带状区域4低层(850hPa)1982年5°~15°N之间以及中国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都是振荡的显著区域;而1983年30°N以南振荡明显比1982年弱,只有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及孟加拉湾东南、马来西亚北部是振荡的显著区域。②对流层高层(300hPa)1982年85°~90°E,30°~40°N的青藏高原是振荡的源区,其南传支波列可传到盂加拉湾北部的20°N附近;而1983年青藏高原上80°~90°E,35°~40°N区域是振荡的汇区。  相似文献   
4.
选取1982/1983年夏季欧洲中期预报中心850hPa、300hPa两层纬向风场的网格点资料,采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讨论了冷双周振荡的位相传播及振荡的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球面上20°N以北和20°S以南的500hPa高度场资料研究了大气的垂直结构与遥相关型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压扰动与波列结构的遥相关型一致,而斜压扰动则与带状结构遥相关型一致。  相似文献   
6.
彭茹  张小群 《气象科技》2008,36(4):385-388
复经验正交分析在气象学和海洋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核心部分就是求解复Hermite矩阵的特征值、复特征向量和复主成分.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讨论复Hermite矩阵解的统计和物理意义.研究证明,复Hermite矩阵的特征值反映了方差贡献、异常能量,复特征向量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有明确的统计意义.但是复主成分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并且其实部和虚部不是独立的.因此,在研究二维矢量场变化的优势模态时,只能使用一维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