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气象期刊改革的三个方向,对如何创气象期刊精品,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壳波导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传播特性,野外实践和室内实验,然后作者分析了籍地壳波导来预报地震的可能性后提出了用“地震电磁波法”、“人工源直达—反射波法”、“人工源回波法” 等来捕捉地震电磁信息的辐射异常与介质传播异常,并由此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追求美丽的人们开始惧怕阳光。再加上夏季媒体对太阳风暴的“爆炒” ,更使许多人感觉到好像太阳会给地球人带来一场灾难。于是 ,厂家、商家着实在防晒用品上大赚了一笔。其实 ,太阳风暴并不可怕 ,今天的太阳大约有 5 0亿岁 ,正值中年 ,是它一生中最辉煌、最稳定也是最漫长的时期。我们看到的天空中圆圆的太阳 ,是太阳的光球层 ,光芒万丈的阳光就是从这层发出来的。很早就有人观测到 :太阳的光球部分经常会有许多暗黑的斑点成群结队地出现和消失 ,这就是太阳黑子。因为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光球低 140 0℃左右 ,所以看上去就有点…  相似文献   
5.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1,21(4):73-74
1 天火与生命在那远古的夏季 ,人类的祖先常在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寻找栖身的山洞。突然 ,一个劈雳击倒大树 ,森林被“天火”点燃 ,火焰在狂风助威下 ,无情吞噬着森林 ,可怜的动物拖着燃烧的尾巴狂奔 ,最后无望地倒在了烈火中 ;一棵棵参天大树变成了黑碳 ,有幸躲过大火的先人们被大自然神秘力量所震憾 ,对它充满了敬仰与恐惧。火———死神的舞蹈。然而大火过后 ,他们发现了火的许多好处 ,于是 ,人类学会了利用火。雷电给人类的进化送去了必须的火种。火在人类的进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时间进入了 2 1世纪 ,人类的生态系统已经变得十分脆…  相似文献   
6.
伏旱及成因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6,26(3):10-10
在伏天出现的旱情,称为伏(夏)旱。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我国长江流域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频繁,高达50%。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  相似文献   
7.
8.
在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里 ,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寨———桃坪羌寨 ,世代居住着勤劳、古朴的羌族居民。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东方古堡。羌族历史上战乱平繁 ,因此在修建房屋上也处处体现了本民族团结一致 ,共同抗御外来敌人 ,能攻能防的特征。也处处体现了羌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巧用天时、地理、气候等自然力量。桃坪桃坪 ,依山傍水而建 ,远处是高耸入云的大宝雪山 ,寨前宝蓝色的杂古脑河奔腾流淌。山寨外观所用建材 ,全部取之于附近山坡上的岩石和泥土 ,全寨房屋连为一体 ,一种样式的平屋顶 ,并且小门、小窗…  相似文献   
9.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7,27(1):47-48
2006年,人人都说成都的冬天一点也不冷,是个暖冬。2007年的春节,成都市民是在阳光明媚中度过的。二月份气温一路飚升,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20℃,腊梅谢了,红梅开了,桃红了,柳绿了,春天就这么一跃提前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在经历了短暂的寒潮后,三月的天空又迎来了太阳。  相似文献   
10.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he regional acid precipitation is developed. The model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O2 concentration, the mesoscale flow fields,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SO2 transformation into SO4-,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precipitation scavenging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2 content in precipitation and ground level concentration of SO2 in the air. The distribution of SO2, SO2- and pH for all precipitations in Chongqing area during the period of July to October 1982 are simulated with the model. A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high SO2 concentration centres correspond to low pH centres. The source of the acid rain in Chongqing area is local air pollution which is due to the lower effective stack height, low wind velocity in the area, basin topography, and the use of coal with high sulphur content.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acid precipitation here may b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