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安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ITP血热妄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清热安血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对照组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安血汤治疗ITP血热妄行证可升高血小板计数,缓解症状,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动态光弹性方法对震源物理中几种典型组合裂纹的动态扩展过程进行了研究。首次成功地记录了这些组合裂纹在单轴压缩情况下动态扩展过程中的等差线条纹图,并得到了裂纹的扩展路径。根据实验结果,本文确认在远场压剪应力场中扩展张裂纹尖端的K_(Ⅱd)=0,并求出了K_(Ⅰd),得出了在压剪应力场中该等裂纹属稳定扩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元江地区铜矿GIS预测为例,介绍了线型异常和面型异常的找矿有利度分析方法,并给出断裂、物化探异常和地层找矿有利度分析的结果.给出了计算空间相关性的公式,并研究了不同元素化探异常的空间相关性.研究了相关元素的组合异常,论证了在矿产资源预测中应用组合异常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孙新林 《地理教学》2012,(10):33-35
一、选择题命题规律1.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择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2.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3.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4.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路网采集和更新需要昂贵的实地测量以及大量的后续内业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大规模粗糙轨迹数据中自动生成路网的方法。该方法包含轨迹滤选和路网增量构建两步:第1步通过构建空间、时间、逻辑约束的规则模型,在消除数据中的噪音和冗余的同时,将原始轨迹进行合理分割,滤选形成规范轨迹集合;第2步基于信息熵计算轨迹点周围道路的复杂度,据此自动调节道路分割参数,不断将新产生的路段加入到路网,同时计算道路平均交通流量和速度等路况信息,遍历各规范轨迹的定位点重复以上处理过程,最终得到完整路网。通过昆明市200辆出租车采集的约6851万条轨迹数据进行路网构建试验,并与OpenStreetMap数据比较,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已有典型方法比较,本文方法能用更少节点提取更高质量的路网。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空间查询无法满足地理数据交互式可视化对处理时间要求的问题,以窗口查询为例,提出了一种空间近似查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和查询两步:在预处理阶段,利用分布化的线简化算法对空间对象进行顾及误差的预处理采样,将采样过程及误差值用树型结构保存;在查询阶段,以豪斯多夫距离定义数据可视化的误差,进行误差可知的顶点即时采样与截取,从而实现针对可视化应用的高效的空间近似查询处理。在Hadoop集群上利用77GB的OpenStreetMap数据集进行了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效力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1 勘界工作情况概述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5年的时间在我国陆地全面开展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全面勘界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项工作时间之紧,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技术要求之高,政策性之强是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想办而办不到的事。要完成好这一艰巨的任务,第一,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即国发[1996]32号文件。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互谅互让的原则,依法“核定法定线,勘定习惯线,解决争议线”,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第二,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成立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浅论自发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数据的来源、分类、特点与管理要求,探讨了VGI数据清理与质量控制,研究了以高效处理绘图查询与数据更新为目标的VGI图形数据管理问题,提出了动态线综合二叉树与缩放四叉树的设计思想,以解决VGI图形数据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天然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凹凸棒石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RD、TEM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染料为模拟污染物,采用300 W汞灯为紫外光源,以光催化实验来评价该催化剂的活性,并研究了H_2O_2的引入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_2O_2能显著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催化体系为2 mmol/L H_2O_2+0.5 g/L TiO_2/凹凸棒石+UV(紫外线),光催化10 min后其脱色率为95%,相对于单独的0.5 g/L TiO_2/凹凸棒石+UV催化体系,其脱色率提高了约50%.全波段扫描显示,加入H_2O_2后,亚甲基蓝在290 nm对应的苯环吸收蜂急剧下降,665 nm对应的最大吸收峰则近乎消失,且没有新的吸收峰产生.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区域岩石圈的壳-幔耦合关系和纵向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南海区域岩石圈由地壳层和上地幔固结层两部分组成。具典型大洋型地壳结构的南海海盆区莫霍面深度为9~13km,并向四周经陆坡、陆架至陆区逐渐加深;陆缘区莫霍面一般为15~28km,局部区段深达30~32km,总体呈与水深变化反相关的梯度带;东南沿海莫霍面深约28~30km,往西北方向逐渐增厚,最大逾36km。南海区域上地幔天然地震面波速度结构明显存在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特征。岩石圈底界深度变化与地幔速度变化正相关;地幔岩石圈厚度与地壳厚度呈互补性变化,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呈立交桥式结构,具有陆区厚壳薄幔—洋区薄壳厚幔的岩石圈壳-幔耦合模式。南海区域白垩纪末以来的岩石圈演化主要表现为陆缘裂离—海底扩张—区域沉降的过程,现存的壳-幔耦合模式显然为岩石圈纵向演化产物,其过程大致可分为白垩纪末至中始新世的陆缘裂离、中始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海底扩张和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区域沉降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