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智  高坤  翟国庆 《大气科学》2003,27(1):75-85
梅雨期西南低涡的东移发展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加强有密切关系,作者采用中尺度模式对一次西南低涡及其伴随低空急流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大巴山地区低空急流先于西南涡东移发展;西南低涡及低空急流的生成发展在开始阶段与中层(400 hPa)的弱辐散密切相关;南风分量在西南低空急流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起着更为主动的作用;南风分量增大中心位于南风分量中心的前方,促使南风分量中心东移;南风分量的动量方程收支分析表明水平平流项和产生项是促使南风分量变化的主要作用项,水平平流项和垂直平流项大部分相互抵消,科里奥利项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其他项的值较小,在个别阶段和地区行星边界层项的作用在低层也较大.  相似文献   
2.
3.
“8·23—24”上海远距离台风大暴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曹晓岗  王慧 《气象》2016,42(10):1184-119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台风天鹅北侧外围的偏东风急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与台风北侧外围的东风急流汇合使得辐合抬升得到加强;各业务模式的检验表明,由于无法精确预报台风的位置、台风外围的偏东风气流影响的强度和地区以及冷空气强度等,大部分业务模式无论是降水落区、强度及最强降水时段预报均存在较大的误差。在模式预报有误差的情况下,要重视实时资料应用,及时做出短时暴雨预警。  相似文献   
4.
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8月对六股河口外海域15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整个研究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总平均丰度为(2824±1537)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2.01±38.58)g/m2。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所确定的前三位优势种一致,分别为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深钩毛虫(Sigambra bassi)和独指虫(Aricidea fragilis),其余优势种存在细微差异。各站位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河口和中部海域低,近岸和外围海域高的分布规律。在50%相似度水平上,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4个群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环境整体清洁,底层水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5.
江西区域强暴雨的热力和动力条件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晓岗  王田民  尹洁  戴熙敏 《气象》1996,22(4):37-40
通过对江西19次强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合成分析,得出江西产生强暴雨物理背景场的热力 动力条件,归纳出江西区域强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1 INTRODUCTIONWith the methods of correlation and compositeanalyses,Ju et al.[1]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the summer monsoonregion in East Asia and droughts/floods in the middle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found thatstrong monsoon years usually cause more rain in theregion. Studying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precipitation in three rain zones over south China,thevalley of Yangtze River and north China,Tan et al.[2]showed that mid- a…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汽总量资料诊断入梅时间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雨期是江淮流域从春季到夏季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传统诊断入梅的方法主要根据雨日和温度及副热带高压位置等来确定。由于雨日的不连续, 天气形势的多变, 常会引起诊断入梅日期的分歧。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所反演的连续的大气水汽总量 (GPS/PWV) 资料详细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2002—2005年入梅情况, 发现GPS/PWV资料可以反映出入梅前后大气中水汽发生显著季节性跳跃的特征, 总结出利用大气中水汽变化特征来诊断入梅时间的方法 (PWV方法)。采用1980—2000年的历史探空资料计算的大气水汽总量 (PWV) 资料, 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21年中有13年的入梅日期与历史上传统方法诊断的入梅日期相吻合; 对两种方法诊断的入梅日期相差较大的3年的入梅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 PWV方法诊断出的入梅日比原定入梅日更合理。该方法在2006年入梅诊断的应用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GMS-5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资料分析发现, 2001年8月热带低压在福建北部登陆, 途经江苏无锡、常熟时, 其南侧西南气流与沪浙沿海的东南风形成切变线。受源源不断地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动力抬升作用, 热带低压南侧不断产生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带, 它们形成后随热带低压气旋性环流向东移动, 在上海城区附近辐合形成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群, 在卫星云图上呈现出以此为核心的中尺度对流辐合体 (MCC)。分析表明, 受水汽凝结、潜热释放这种正反馈机制作用, 在热带低压东南侧大尺度切变线中段北侧派生出一个独立、完整的近地面β-中尺度的气旋性环流, 它就是MCC的内核, 直接造成了上海“ 0185”特大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作江西暴雨动态落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将江西测站的降水插值到1°×1°的经纬度网格点上,然后利用1°×1°的T106数值预报产品,对江西网格点上的暴雨送行诊断分析与相关普查,最后建立了江西暴雨动态落区预报模式和动态落区预报流程。  相似文献   
10.
南昌市降水概率预报方法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降水概率预报的事件概率回归方法,1997年试用表明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