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李先先  沈济篷  赵久悦 《吉林地质》2020,39(1):66-68,78
吉林省集安市马蹄沟晶质石墨矿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乡马蹄沟一带,文章对该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认为赋存于古元古界集安群荒岔沟组的晶质石墨与硼铁建造、含磷透辉石建造、铀-稀土建造等相应矿床均属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浆热液作用的层控矿床,马蹄沟晶质石墨矿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总结该地区晶质石墨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集安晶质石墨矿产于古元古界集安群荒岔沟组变质岩系中,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矿石质量好且易选。集安群在通化一集安一带广泛发育,为一套含石墨的火山一沉积建造,是晶质石墨矿找矿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苏维瀚  张秋彭  沈济 《大气科学》1986,10(2):138-144
1981年秋冬两季在北京地区十一个监测点进行了两次大气污染状况测量,每次各约十天,取得了SO_4~-、总颗粒物、SO_2、0.3—10微米颗粒物密度、大气能见度等数据.讨论了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指出北京地区在10年内(1970—1979)平均大气能见度降低6—10公里,在采暖期低于4公里的能见度出现几率增加了10倍.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和<10微米颗粒物密度的增加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其中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为突出,而且在大气中硫酸盐与水汽作用发生潮解,其协同效应更为显著. 本文指出,燃煤量增加、大气污染严重和气象条件等可能是1977年12月连续发生三天大气能见度严重降低的原因.在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建议改善能源结构、改用型煤、制订污染物的控制指标、最高指标和警报指标,以保持较好的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吉林省东丰县治安堡铁矿的区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矿体特征和围岩。并对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